|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如何正确看待预测的“生态灾难” | ||||||||
作者:本报记者…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7 | ||||||||
日前,一个由英国、美国等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公布,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就会到达临界点,甚至惊呼,全球“生态定时炸弹”的引爆已经进入倒计时;而几乎与此同时,德国波茨坦大学“气候影响”研究小组也发表报告认为,如果气候变暖按照眼下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70年全球生态灾难将一触即发。两份报告让不少人生出“世界末日”的担忧,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余志豪,听他解析如何正确看待预测的“生态灾难”。 余志豪教授说,不可否认,根据对过去100多年的监测结果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70-28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了目前的300-340PPM,增长幅度在30%左右。全球平均气温也比1860年上升了0.6℃,并且这样的增长速度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加速度前行。按照由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专家组联合撰写的《应对气候挑战》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的说法,当全球平均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水平高出2摄氏度时,生态灾难将一触即发。届时,地球上将出现大面积的农业歉收、水资源枯竭、疾病丛生、海平面上升以及森林资源毁灭等恶果。可怕的是,根据公布的时间表,在百年之内,这种灾难性的结果将明白无误地摆在世人面前。 许多人都担心,科学家们的预测是不是真的会“灵验”?余志豪教授认为,应该说这是一种带有一定假设前提的预测,在未来那么长的时期内,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种局面是不是会“如约而至”现在还无法肯定。但是,科学家们的这一预测又为人类结结实实敲了一记“警钟”,如果再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确实将岌岌可危。余志豪说,人类“自掘坟墓”导致的自然灾害已愈来愈多。就像刚刚过去的印度洋海啸,被认为是电影《后天》的“现实版”,这与人类沿海过度开发不无关系。还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沿海红树林破坏厉害的地区受台风影响的几率也在逐步增大。 目前各国都有共识,认为造成全球持续升温的“罪魁祸首”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余志豪教授介绍说,为此,世界各国于1997年12月在日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是人类为遏制全球变暖签署的第一个法律文件,根据这份议定书,在2008年到2012年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消减5.2%%,但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拒绝签署该项公约,致使该公约一直难以生效。可喜的是,2月16日,这份意味着人类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迈出重要一步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了。余志豪说,如果人类能够这样一步步地为改善环境做出努力,使全球“生态灾难”推迟到来甚至避免其出现的希望才会越来越大。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环保总局呼修订环境法解决政 内蒙古通过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潘岳:圆明园事件暴露执法问 环保总局拟对环境影响评价行 浙江“环保风暴”首次刮向环 环保执法为啥这样难? 环保总局:污染反弹形势严峻 环保风暴凸现执法欠缺:罚款额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