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京都议定书》的警示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都议定书》的警示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21

应把该议定书的生效作为国内环保制度建设的良好契机,以一分的外力引进撬动十分的内力投入,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月16日,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在2008年-2012年的第一阶段不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并且可以将剩余的排放额度向发达国家出售,从而获得更新环保生产设施的部分资金支持。

  但是,如果现在还有人认为可以在议定书生效之后,利用中国暂时无需履行减排义务的便利,导演一出只吃鱼饵不咬钩的“好戏”,那么其结果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专家预测,作为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我国在2025年前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可见我国未来的减排压力异常之大。

  相反,应把该议定书的生效作为国内环保制度建设的良好契机,以一分的外力引进撬动十分的内力投入,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警惕由此引起各地方政府和各国有企业分食蛋糕似的争夺战,更不能使之沦落成为又一轮政绩工程的新起点。

  没有自身的更大投入与外力相配合是玩不好国际经济游戏的。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对外合作历史就清楚证明了这一点。不久前,商务部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就提出了警示,由于中方自身没做好技术消化的工作,外方依合作合同转让技术很多并未能被吸收。在实践中,各地往往为了吸引外资而一味向外方妥协,最后连“市场换技术”的初衷也忘掉了,而只要一个引资和新增产值的数字。

  痛定思痛,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训是必须“内外兼修”。在借助外力的同时,国内必须进行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出台相关引导性的政策。简而言之,外力从来都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不能企图让其独撑大局。“一枝”永远无法“独秀”。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再回头来看如何应对《京都议定书》生效的问题,就会发现如果不进行环保制度的改良,以及深化作为减排重中之重的煤炭和电力行业的改革,那么根本无法顺利将减排的环保目标纳入到我国经济运行的轨道中去。

  简而言之,困扰煤炭和电力行业改革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电力行业的利润问题,二是煤炭行业的产权问题。电力行业的利润问题表面上是由于电价管制造成的所谓“市场煤”与“计划电”之别,实质上却是电力行业长期国家垄断经营造成的利润“糊涂化”——一方面是电力企业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另一方面是煤价稍有上浮电力企业便叫苦不迭。让人无法判断到底是真饿着了,还只是在玩“会哭孩子有奶吃”的把戏。

  电力行业的利润问题反过来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也混淆了煤炭行业的改革重心。在电荒之前,煤炭行业都在对付小煤窑的“治乱循环”中运行,产权改革停滞不前甚至难得被提起。当近年煤炭需求突增的时候,恶性的矿难接二连三地在国有煤矿发生,此时才发现煤炭行业的问题不是对付了小煤窑就解决得了的,所谓的安全生产欠帐问题也让人感到言不及义。

  当电力企业不断警告说再不供煤就要拉闸了,同时,一些煤炭企业连几百条工人生命都不放在眼里的时候,强调环保或提倡改进生产设备实现减排似乎显得有些荒诞。

  眼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重化工的同时就意味着环保的压力将不断增加。由此看来,必须正视该议定书带来的国际压力,只有让环保成为我国制度的内生需求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不能仅仅依靠另一种运动式的风暴。这既需要环保监管体系的建设,更需要国家在税收和产业政策上进行足量的倾斜和扶持。

  如果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作为一次良好契机,那么必须是也只能是一次借助外力促进制度变革的契机。否则,该议定书只能被看作是一个使得局面更加混乱或被人利用来搞政绩工程的坏东西。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发展海河经济系列报道之一:
    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上半年GDP增长14% 创新成浦东
    生态保护应启动经济杠杆 祝
    洛南力促农村经济全面突破发
    洛南力促农村经济全面突破发
    城市河流治理的“经济账”该
    新京报:我们需要怎样的“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