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环保关乎制造企业生死存亡 | ||||||||
作者:田毅 资讯来源:青年时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5 | ||||||||
两会刚刚结束,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等两会热门词汇再次显示出人们对经济发展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关注。3月16日下午,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宗申产业集团协办的“制造业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达成共识:随着社会气候的变“绿”,环保将成为继质量之后,与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第二大关键名词。 “今年7月1日,国家将正式实施新的摩托车尾气排放标准(欧Ⅱ标准),届时,不能达标的摩托车将再也不能销售。这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不环保,最终意味着丧失生命通道。”宗申产业集团总裁左宗申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副司长韩毅等负责同志认为,以前,质量几乎是企业的惟一生命线,现在不同了,随着制造业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工业污染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国家对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环保成为了继质量之后又一左右制造业兴亡的关键门槛。跨过去就是生,跨不过去则只能等待死亡。 与会专家认为,可持续发展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要求经济发展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全新发展模式,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它要求制造业体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由于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中,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造成环境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因此,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有关资源和环保的问题成为制造业的热点。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制造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直到报废及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全面介绍了中国制造工业与环境保护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他说,有人说中国是“世界工厂”,的确,我国制造业直接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其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目前,世界制造业正一步步向中国转移。 但是,我们不能为这一趋势而盲目惊喜。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增长路线,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发展方式继续占据着主导地位,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是悬在中国制造业头上的两把利剑。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 环保法律实施情况令人忧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