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记者来信:防风治沙要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 | ||||||||
作者:孙勇 韩传…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4 | ||||||||
新华网兰州4月4日电(记者孙勇、韩传号)在风沙前沿进行治沙,一直是政府非常关心的事,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而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长期以来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专家认为,这些农民的活动会直接对沙漠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必须注意提高他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经常是被批评的对象,不少人认为,是他们的农耕、放牧等活动,破坏了沙漠植被,导致沙漠不断前进、土壤沙化面积不断增多。 一些沙漠沿线农民和乡镇干部则告诉记者,他们也明白风沙带来的危害,但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继续进行这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 甘肃古浪县黄花滩乡地处腾格里沙漠沿线。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不少沙丘都已被沙生植物固定住,有的地方还长上了树,但总体上这里的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任何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都可能造成很大破坏。 然而,这里的"人沙争地"现象却很激烈。不少村民从干旱山区搬迁到这里,请来推土机推掉沙丘、掩埋植物、种上庄稼,然后打井取地下水浇灌。然而,好不容易开垦出的耕地,却经常被沙子淹没。 一些专家认为,沙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一方面沙漠化有其发生过程与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农民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农民多是因生存需要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而由此引起的沙漠化又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困难,最后形成了贫困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因此,专家建议,防治沙漠化除了要针对其本身特点对症下药外,还要注意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通过培训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开展退耕还林、种草养畜、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建立明确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农民由生态环境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者变为生态环境的维护者。
|
||||||||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天津农民利用秸秆制气节能又 温家宝:防沙治沙须标本兼治 拯救民勤:首批三大治沙区域 敦煌断流月牙泉几消失 温家宝 期盼“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谁来养活中国?13亿中国人! 环境建设跟不上破坏的速度 3 红树林:防风保堤护家园 中西部农民需要“放心水” 一位农民和他的“鹭鸟天堂”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