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黄河入海口旅游升温  游客激增喜忧参半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黄河入海口旅游升温  游客激增喜忧参半
作者:高冬柏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9

 

  中国环境生态网讯 随着东营市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的加大,到黄河入海口旅游的人们逐年攀升。据统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

  目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完全免费向游客开放,游客进入景区只需在保护区入口处简单登记并检查没有带入火种后,就可以进入游玩。“五一”黄金周期间,保护区内游人如织,日最高接待自驾车游达到460多辆次。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保护区筹资1170余万元用于湿地生态的恢复工程,修筑围堤补充淡水、蓄积雨水,并加强对胜利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的管理,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截止去年底,已有4730公顷湿地全部恢复了原貌,芦苇面积增加到5.2万公顷,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达407种,鸟类数量增加到291种。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将滩涂染红黄须菜,绿树成荫的10万亩速生林,绿地毯式的20万亩人工畜牧草,随处可见且形态各异的红柳林,再加上河中滚滚入海的黄河水,黄河三角洲独特的风貌令游客们大饱眼福,迷倒了不少游人。

  然而,游客的激增有利也有弊,芦苇荡中的塑料泡沫和路边吃剩的火腿肠、面包、方便面等各种食品的包装袋大煞风景,对黄河入海口的湿地构成威胁,因为湿地不同于其他地貌,其消化垃圾和自我恢复的能力都很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搞好旅游开发,不断提升黄河入海口旅游知名度,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联系:东营垦利黄河河务局 高冬柏 邮编:257500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旅游指导意见》将出台
    生态旅游现场会:实现旅游发展
    肇庆千里旅游走廊被评为中国
    黄河四支流几乎“有水皆污”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项目
    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杀鸡取卵 台
    [原创]“同饮黄河水 情系黄河
    [原创]“同饮黄河水 情系黄河
    山东建筑大学“同饮黄河水 情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