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圆明园湖底防渗有新解 | ||||||||
作者:记者周勇… 资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2 | ||||||||
许冀泉研究员说膨润土可化解难题 圆明园湖底防渗问题将有望得到科学解决。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许冀泉今天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采用膨润土膜可以达到既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又有效保护古建遗址的双重功效。 前一时期,圆明园防渗成为了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而目前对其防渗实施的“土工膜”法,由于将使湖泊和水系底部“滴水不漏”,导致湖底和水系底部的地层土壤极端缺水,使所有动植物彻底灭绝,由此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许冀泉研究员说,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黏土。而蒙脱石颗粒极薄又极细,在水中能膨胀、分散成胶体悬浮状态,又会在电解质的影响下聚沉下来,生成不透水的厚实聚集体或蓬松的絮状聚凝物,由此提供了控制膨润土沉积层密实度和渗透性的可能性,从而使膨润土沉积形成的膜在性能上远比塑料膜优越。 圆明园湖底现为砂石质,近年北京地下水过度超采,导致渗水加剧。按权威部门的测算,现在圆明园年渗水量达到250多万立方米,湖泊缺水为540多万立方米。而每年不得不从玉泉河补水,总量为数百万立方米,花掉几百万元。 许冀泉研究员说,作防渗层使用时,一般可直接以膨润土稀泥浆灌入,待底部沉积上足够厚度的一层膨润土膜后,再覆盖原地沙质土加以保护。此法已在国外被实施应用,而国内可依据实际情况先进行模拟试验,再大范围推广。据悉,目前类似圆明园问题的古建在全国尚有不少,而若全部经过防渗处理,则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许冀泉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现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委员会委员,他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圆明园防渗工程过了环保关 圆明园“数字重建”有望在今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何如此 圆明园整改工程准备就绪 防渗 新京报:圆明园之争历史不能 圆明园整改仍无动静 防渗湖底 清华大学专家:“圆明园环评 解读圆明园环评报告:长期铺 潘岳:防渗事件具典型性 新京报:明园事件的最大价值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