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洪湖生态存三大隐患 水鸟考察结果令专家有喜有忧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宋效忠 资讯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0 | ||||||||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效忠)前日,2006年我省冬季水鸟考察队领队、武汉大学教授胡鸿兴介绍,今年1月初,他们在洪湖发现水鸟21种、21635只,大大超过拆围前的水平。但是,上世纪70年代常见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此次仅见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更是踪影难觅。 胡鸿兴教授说,去年4月起,有关方面开始拆除遍布洪湖中的围网,至去年底,拆围面积12.88万亩,湖中生态环境部分得到恢复。经过分析,目前洪湖生态仍存在三大隐患,亟需克服。 其一,水草种类单一。此次考察中,所见最多的是骨顶鸡,总数高达13018只。因为拆围后,湖中黄丝草、菹草特别丰富,而这两种水草正是骨顶鸡的主要食物来源。但是,其他种类水草较少,难以招引别的鸟类。 其二,菰草泛滥,加速水面沼泽化。洪湖中大量生长的菰草,最高可达1至2米,使洪湖加速沼泽化,夺走了许多水鸟的生存空间。 其三,滩涂大量被开发,让一些珍禽失去落脚之处。以前洪湖中常见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等,多在湖边滩涂出没、觅食。现在滩涂被开发,将许多珍禽赶走。 胡鸿兴认为,宜用人工的方式,改善湖区水草结构,遏制菰草泛滥,营造人工滩涂,让洪湖的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关注生态保护珠江 “人祸”造成敦煌生态恶化 以特别之为 立特别之位 保护洱海生态 做强旅游产业 群贤毕至谈生态 森林大火影响生态 造成鱼类体 生态也是生产力 藏西北生态堪忧 三方面原因导 好生态是怎样养成的 成都生态环境有好转 易危水鸟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