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激辩 水利部再派专家调研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赵杰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8 | ||||||||
多种方案围绕“如何调”展开论证 其实,社会各界对于西线工程的方案有多种,在现有水源固定的前提下,这些方案着重围绕“如何调”的问题展开论证。 “但是,很多方案一直被边缘化,并没有被有关部门接纳和参考。”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方案的论证工作应博采众长,而“绝不能是一枝独秀”,由此,他认为,该方案的论证工作应该公开透明。 一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几种。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从青藏高原南流的五大水系中调水入黄河,再从黄河开运河将水调至西北的方案。他认为,这些水可以穿越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巴丹吉林沙漠,向天山以北开运河引水,为乌鲁木齐工农业用水,灌溉准噶尔南部沙漠地区提供水源。同时,可修建河道地区的临河至哈密的铁路,这样不但可使北京到新疆的铁路长度缩短约1000公里,还有助于处于这一区段的北干渠沿线形成一个带状灌区,成为第二个河西走廊。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的陈传友则提出了“藏水北调”方案,就是把青藏高原水系的少部分水量,通过先提后引的方式,调入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调蓄后,分别送到西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彻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有民间水利学家之誉的郭开提出了“塑天运河”大西线隧洞调水方案。据悉,该方案曾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了40多位在全国最有声誉的水利、电力、地质专家开了两天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郭开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并就一些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答辩。 上述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完全否定了类似“大西线”调水的有关设想。 他分析道,西线工程或构想的受水地区既要重点考虑解决黄河中下游干流河谷地区和华北平原用水,也要充分考虑西北河西走廊乃至新疆部分干旱地区用水,以使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地区成为我国未来重要发展后备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同时,调水水源方向是处于我国地貌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部分水量,这是由我国地势地貌和水文自然分布客观条件决定的,先是从金沙江开始调水,逐渐向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延伸。 多重因素的顾虑 一边是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1000亿立方米的可供调水量,不可谓不诱人;另一边是西部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这种大的工程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武断地将人为的结论强加于大自然。同时,要因势利导,利用好自然提供的各种便利,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刘同心认为,这种大工程应处理好调水区人与自然,工程与生态、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其实,就在去年底,中国水利和水资源界的核心专家、三位院士钱正英、潘家铮和沈国舫,已经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的建议》。他们认为,西线工程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涉及到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较为复杂,所以应在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之后再启动。 据上述发改委官员称,这三位专家是水利部和黄委会西线工程方案的主要形成者。 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马金珠最为关心的是河西走廊沙漠化治理的水资源节控问题。 根据甘肃省有关官员提供本报资料,建国后我国新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西北地区10%的土地处于沙漠化状态,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和新疆为其中的重灾区。 陈清波也指出沙漠化的问题,他认为西线工程应将该因素考虑在内,实行将黄河上游225亿立方米径流量分输给西北地区和从三峡水库每年引调400亿立方米给华北平原的方式,来缓解此类问题。 但是,马金珠认为,不能寄希望于大规模的调水来试图解决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而是应该科学利用河西走廊黑河与石羊河全流域的水,着重是水资源管理方式而非水源和水量的问题。他认为,采取黄河注水的方式容易造成水资源过度蒸发引起的浪费,同时不利于两河流域目前的用水乱局的治理。 香港乐施会兰州办事处负责人、博士丁文广也认为,解决沙漠化问题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调水,而在于利用好现有水源。 不过,来自生态方面的顾虑尤为突出。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对于区域生态完整性、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珍稀动植物、干旱河谷区区域气候等容易造成影响。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南水北调济平干渠绿化防护完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危机:污水 汉江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威胁南 南水北调治污紧锣密鼓 水质已 质疑南水北调 中国专家呼吁慎 四川就南水北调调水量及赔偿 南水北调水源地“纳污河” 竟 陕西安康启动南水北调汉江水 西大洋有盆放心水 曝光台:南水北调成污水北调?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