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高原上,那群守望天象的人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姜永育 王… 资讯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6 | ||||||||
■姜永育本报记者王飞文/图 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极端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7.8℃。这里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值,是我国乃至全球研究气候变化、预测预报天气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获得宝贵的气象资料,近百名气象人长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青春,乃至生命。 年轻的脸永远失去了笑容2007年3月10日,海拔3900多米的理塘县,寒风呼啸,雪花飘飞。 测报员罗志丹静静地躺在木板上,年轻的脸永远失去了笑容。2005年,罗志丹奔赴高原,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迅速成长为理塘县气象局的测报业务骨干。3月9日,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了夜班观测任务。然而,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因为高原缺氧,24岁的罗志丹突然患上了肺水肿和心脏衰竭,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甘孜州气象局局长呷玛扎西说,从2002年3月到2007年3月,全州气象部门已有5位职工死于突发性疾病。 妻子背着他到观测场2005年1月,德格县气象局职工张林和妻子坐了5天5夜的长途汽车,辗转900多公里,来到成都看病。 “恶性淋巴瘤!”拿到诊断书,妻子抱着他痛哭,33岁的张林泪水也止不住汹涌而出。 张林曾获得过省气象局的百班无错奖励,做了手术后,不能搞观测了,就改行搞气象服务工作。“同事们都很忙,我不能总闲着。”张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印材料,发通知,守电话……“组织上对我很关照,不让我干重活、累活了,我就要把这些杂活做好,减轻大家身上的压力。”他说。 道孚县气象局的吕武忠也是带着病体坚持工作。43岁的他曾在海拔近3900米的色达县工作了20年,由于气候恶劣,患上了严重的痛风病。“从2004年开始,我就几乎不能下地走路了。” 不能走路了,但吕武忠仍不想吃“闲饭”。坚持要干,于是他上班的历程便充满了艰难。从值班室到观测场的距离不过20米,但这20米对吕武忠来说不亚于万里之遥。好几次,他拄着拐杖倒在观测场,痛得大汗淋漓。后来完全不能走路了,他就请人背他上班。“同事们背过我,有时同事都不在,我就请外面的农民背,背一次给5元钱。”2005年,吕武忠动员妻子辞掉了内地的临时工作,专门到道孚来背他上班。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一个壮实的男人,一次次地往返于观测场和值班室之间……凭着这股韧劲,吕武忠硬是坚持了下来,并且还获得了省气象局的百班无错奖励。 女儿认不出父亲在高原工作的气象人,大多来自内地。 2006年夏天,在甘孜县气象局工作的王华忠,辗转一千多公里,坐了六天六夜的汽车,回到了远在重庆垫江的家。“你是哪个?咋跑到我家里来了?”正在做作业的女儿看着眼前黑瘦如柴、胡子拉碴的男人,有点惶惑。“我是你爸爸啊。”“爸爸!”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父亲了,女儿扑上去,与父亲紧紧相拥,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白玉县气象局测报股股长易兰,只能两年回一次家。尽管丈夫就在康定工作,但白玉县离康定62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七座雪山,正常情况下也要三天才能到达康定。“我的娃娃才7岁多,有时想她都把我想哭了……” 余万华和妻子都在甘孜县气象局工作,他们的女儿为了求学,先后辗转了好多所学校。“她现在在泸定县读高三,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们老是担心她,经常睡不着觉。” “优秀”“标兵”层出不穷“虽然条件艰苦,但近年来,高原气象事业在职工们的努力下,得到了较快发展。”甘孜州气象局局长呷玛扎西说。 据他介绍,2001—2006年,全州地面气象测报质量错情率仅为0.1‰,有18人(次)荣获中国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近200人(次)创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和农气观测连续百班无错情,3人(次)被命名为“四川省地面气象测报标兵”。 高原气象人还开展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研究工作,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主要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研究》、《高寒山地林木育苗、移栽、造林的气象条件研究》、《生态药业产业化气象科技扶贫开发研究》、《康定机场建设气象条件可行性研究》、《甘孜藏族自治州降水客观预报方法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了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并在业务服务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高原苦,但高原气象工作更重要。我们要全力干好高原气象工作,为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呷玛扎西说出了高原气象人的心声。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成为高原 高原湖泊第一站:志愿者植下 中国第2深高原淡水湖抚仙湖遭 保护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200万 三八之际访女省长宋秀岩:努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