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山西环保精神打造中国环保强势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贾四文 资讯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6 |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提出,全国的环保局长要有一种刘向东精神。什么是刘向东精神?刘向东精神的内涵和精髓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采访了山西环保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李景平。 问:李主任您好,刘向东精神是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来的,但对于刘向东精神的全面诠释却源自您的笔下,您认为刘向东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李景平:刘向东精神就是山西环保精神,就是山西环保新政所尊崇的环保执法的精神。它的深刻内涵在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履行职责,以果敢的政治胆略严格执法,以无畏的政治勇气打造铁腕,以决胜的政治气概开拓创新,为扭转和改变山西环境形象而励精图治竭诚奉献。 问:在中国,环保法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软法”,那么山西环保精神所崇尚的是法律还是个人权威? 李景平: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用权的精神,敢于把环保执法权力使用到极致。“软法”的说法也许切中了中国环保法的软肋,但以“软法”为借口而消极应对,恰恰忽略了环保法治应有的“硬度”。环保法的“硬度”在哪里?在环境影响评价和限期治理制度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对没有履行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建设;污染源限期治理法律规定,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环保部门有权建议政府下达限期治理直至停产治理。国家环保总局曾经刮起“环保风暴”,凭借的就是这两条法律。山西环保执法的强硬手段在于,不仅敢于对环评违法和污染不达标企业停产关闭,而且,敢于对环境违法现象严重的区域实施打击,停止环境违法严重区域环保部门的环保审批权和停止对于该区域所有项目的环保审批。这也就是后来国家环保总局推行“区域限批”政策的起源。用足政策,开创新政,重施法权,营造法威。山西环境执法创造的意义在于,敢于依据中国环保法制的规定,发掘中国环保法治的潜力,把环保执法的权力使用到极致,使山西环保新政在现实困境中显示出强劲的威力。 问:中国的环境违法大户,大多属于国家利税大户或地方财政支柱,面对这些违法者,山西环保人如何去执法? 李景平: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碰硬的精神,敢于瞄准环境违法大户开刀试问。实力环境违法大户,雄厚地位显赫声名卓著,其政治触角要多广有多广,社会关系要多深有多深。既是地方保护主义保护的重点,也是地方保护主义依赖的靠点。在环境违法大户眼里,法律是当权者手里的玩器,是企业家兜里的钱币,有权有钱,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在山西环保人眼里,法律就是高压线,违法就受制裁,执法没有非法律标准,关键在于敢不敢碰硬,敢不敢以坚强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他们把山西最大的国有企业治在了严查重处的铁腕之下,他们把山西最大的合资企业治在了严查重处的铁腕之下,他们把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治在了严查重处的铁腕之下。不管污染大户背景有多深,靠山有多大,来头有多汹,只要违法,决不放过:该处罚的处罚,该治理的治理,该停产的停产,该关闭的关闭。不仅处理事,而且处理人:该立案的立案,该查办的查办,该追究的追究,该处分的处分。铁腕执法,动真碰硬,高压治污,锐意突破。山西铁腕行动的深蕴在于,他们能够判断中国环境保护的大势,把握中国环保法制的趋势,抓住中国环保执法的世纪机遇,把环保法治的气势张扬到恰好,使山西环保执法在污染重围中挺起了坚强的腰杆。 问:山西环保精神其实代表着一种环保行政执法机制的创新,您怎么理解这种创新? 李景平: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强势联动打造环保统一战线。中国的环境保护孤军奋战长期困守,违法者嚣张,执法者无奈,导致中国环境执法处于尴尬境地。周生贤在中国科技界提出环保统一战线的发展构想,刘向东以创新思维推而广之,提出并且强势打造了行政执法的环保统一战线。与组织部门联合创立对地方保护主义执行否决的机制,切断环保无为官员的升迁线;与金融部门联合出台对环境违法企业执行停贷的政策,切断环境违法企业的贷款线;与电力部门联手出台对环境污染企业执行停电的措施,切断了环境污染企业的动力线;与运输部门联合出台对环境破坏企业执行停运的文件,切断环境破坏企业的运输线。地方官员最怕什么就运用什么手段,污染企业最怕什么就施以什么方式。强强联手筑起绿色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和环境违法企业终于被死死扼住了生存命脉。环保法治走出执法不到位违法全方位、执法高成本违法低成本的困境,实现由孤军突围到联手清剿的战略反攻。强势出击,强行封杀,大军压境,全线围歼。山西部门联动的效应在于,强化了环保执法的杠杆作用,放大了环境保护的调控职能,找准了环境保护驾驭市场经济的渠道,使山西环境法治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形成强大的同盟。 问:有人说,山西环保局长刘向东在山西这么强硬地搞环保主要是为了出名,也有人说,刘向东是中国的环保英雄,您怎么看? 李景平: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奉献的精神,敢于不怕丢官不怕丢名为民执政。中国的环境保护始终处于同环境破坏斗争的第一线,即使运筹于帷幄,其实也决战在千里。刘向东直面环境现实逼视污染矛盾为山西百姓呐喊,刘向东批判环境现实揭露污染黑幕与违法者坚决斗争,刘向东改变环境现实扭转污染趋势对牺牲环境现象发起总攻,使他成为风口浪尖上的环保英雄,也使他将个人名誉地位置之度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绝地反击,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无情进击,对于落后生产方式的沉重打击,招来了环境污染阵营的恐吓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威胁,也招来形形色色的说情与里里外外的告诫,然而始终不能动摇和消弭的,是其环境执法的锋芒和不怕丢官的锐气。作为官员不怕丢官,作为领导不怕毁誉。作为政府高官连丢官丢名都不怕,还怕什么呢?老百姓说,如果因为与污染斗争而丢官去职,我们联名上阵为刘向东请愿。不怕丢官就赢得了斗争,不怕丢名就赢得了支持。不惜牺牲,自堵退路,壮士断腕,绝然奉献。山西环保奉献精神的内涵在于,他们深得环境执政的民生宗旨,深悟环境执法代表的根本利益,深知紧贴民生就获得了民心、奉献于民就获得了民意,这使山西环境行政于履行使命中拥有巨大的活力。问:2006年是山西环保“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但仅仅一年之后的2007年就被省环保局定为山西环保的攻坚之年,这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李景平:我不那样认为。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攻坚的精神,敢于步步紧逼层层加压不给污染者喘息的机会。中国的环境问题,尽管积久积重难返,然而积重也得返,难返也得返。刘向东进入环保以零距离切入,一切入就直插污染心脏。绝地反击,由企业而行业,由行业而政府,由政府而区域,步步为营步步逼近,步步围剿步步紧逼,只争朝夕长驱直入,将污染赶向末路穷途。战略反攻,本应有开局之年、突破之年、推进之年、攻坚之年、决胜之年,但刘向东刚刚打胜开局之年,就一跃而跨越了突破之年和推进之年,直接进入攻坚之年。只有进程而没有停顿,只有速度而没有距离。超常规的战略思维,跨越式的发展步伐,不只是缩短了时间上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而是缩短了心理上的距离、思想上的距离;不只是超越了体制上的障碍、环境上的障碍,而且超越了精神上的障碍、意志上的障碍。无畏攻坚,超常跨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山西环保攻坚的执著正在于,他体察到中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压力,意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他把环境保护当作在打一场波澜壮阔的围剿战争,使山西环境攻坚在摧枯拉朽中呈现豪壮的气势。 问:有人说,目前摆在山西环保工作者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您怎么认为? 李景平:山西环保精神,就是敢于决胜的精神,敢于向人民立下军令状誓摘山西污染第一帽子。山西是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缩影,也是中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环境污染的全球第一和全国第一,成为山西人头顶的耻辱也成为心中的疼痛。就是在这个时候,山西选择了刘向东,环保选择了刘向东,而刘向东选择了拼搏选择了苦斗选择了决胜。他们立誓要摘掉山西全国污染最重的黑帽子,他们决心要改变山西环境形象和环境质量,他们承诺要为山西人民再造碧水蓝天。他们以开全国之先的做法把环境改变作为科学发展实践的一场革命,他们以创全国第一的业绩将环境友好作为和谐山西建设的巨大创造。终于,山西全国污染第一的城市临汾退出了第一,山西全国污染第二的城市阳泉退出了第二,国家规定的约束性指标在全国不降反升的情况下山西大幅度下降。一鼓作气,旗开得胜,屡战屡捷,决战犹酣。山西环保敢于决胜的气概在于,他们预示到中国环境保护的政治走向,洞悉到中国环保进程的未来趋势,他们坚信塑造环境形象就是塑造执政形象塑造政治形象,他们使山西环境形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引擎。 刘向东说,山西的环境污染是全国“一流”的,“一流”的环境污染,必须以一流的工作才能改变。我们必须拿出一流的环保业绩,彻底改变全国“一流”的环境污染。山西环保精神对于中国环保无疑是标帜性的。全国“一流”环境污染能被改变,那么中国环境形象的改变还是问题吗? 问:有的媒体说,山西环保精神打造了山西的环保强势,同时也在为中国强势环保奠基,您这样认为吗? 李景平:是的。2006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转折之年,也是山西环境保护的历史转折之年。这一年,在山西被称为“山西环保新政”的开创之年,也是“打造环保强势”的奠基之年。由此,中国环保界拥有了一个词:强势环保。 问:你认为山西打造强势环保主要靠的是什么? 李景平:山西强势环保的制动要害在于构建了环境保护的政治机制,建立了干部环保考核制、否决制、问责制。环境保护是什么?是一种政治意志,是一种国家意志。推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进程,必须依靠高度的政治力量。而在政治层面推进环境保护,正在于转变领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环保观;而转变领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环保观,必须建立一种政治性的组织考核机制,以解决领导干部害怕什么的问题。领导干部最怕什么?最怕丢官摘帽,最怕升官无望。于是,抓住这个要害,山西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环保一票否决制、环境保护问责制,把环境保护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硬性指标,这实际是建立一种核心的政治机制。 正是由于这种机制,对重视环境保护并且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给予表彰奖励直至提拔重用;对不重视环境保护完不成环保目标任务的在提拔任用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在环境保护上领导不力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领导干部则实施问责追究,这对环境保护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形成极大的震慑,许多地方领导由此感到了来自环境保护的政治压力。这种政治高度上的环境保护,由“三制”严考而成为一种环境保护的制动,环境保护,岂能不呈现强健之势。 问:山西环保部门的权力看起来似乎要比其它省市环保部门的权力大,这种权力有没有超越环保法律法规呢? 李景平:山西打造强势环保的攻略精要在于打造环境执法的行政强势,强化环境保护的控制权、制约权、关停权。高度强化环境保护的控制权、制约权、关停权,成为山西环保的三把利剑,直击环境违法和污染行为的要害。然而这并不是环保法增加了什么新权力,也不是执法上给了山西什么新倾斜,而是环境保护执法者创造性地把法律规定的权限发挥到了极致。山西环境保护的“三权”并用,在环境保护执行力上,就是山西环保行政法风骨的显示,山西环境执法敢打敢冲敢于碰硬锋芒的出击,山西以法为枪所向披靡突破污染重围气势的挺进。执法而不怕丢官,执法而不怕丢利,执法而不怕丢情,环境保护,岂能不拥有强劲之力。 山西打造强势环保的战略基础还在于营造环境民主的舆论攻势,形成社会公众的监督力、支持力、拥戴力。环保的社会化、民主化,正在于推进全民环保。民众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和拥戴、监督和支持,正是中国环保的最大力量。山西环保民主化进程的标志在于,公众不仅敢于对环境污染问题发言,而且敢于对环境政治经济问题发言。新闻舆论热点报道的山西社会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表明,山西90%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80%的人不愿意让财政收入领先而环境污染严重市的市长留任,89%的社会公众赞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环保一票否决权,90%的人呼吁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85%的人要求根除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勇于承担环保责任,91%的人支持环保执法硬起来。 面对山西环保强势执法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百姓鼎力支持环保局长。山西环保执政的民意响应及社会民众的监督力、支持力、拥戴力,成为了山西环境保护的基础力量。 山西环保以历史转折所要求的创造思维,历史转折所要求的改革重举,历史转折所要求的执法力度,塑造了历史转折所要求的环保形象。强势环保正成为山西环保的趋势。山西环保能够强势而进,那么,中国环保强势趋进的时候还会远吗?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山西10年将投入1400亿修复矿 山西:煤炭新政 有望实现可持 山西环保精神 山西:水环境恶化 88%河流断 解读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 健康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山西生 山西40处珍贵湿地已经列入拟 停贷治污山西奏效 环保总局央 记者调查:焦化行业是山西空 环保:山西省将为1140万亩土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