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发布 | ||||||||
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副部长刘燕华介绍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记者 刘恕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5 | ||||||||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我国将从基础科学、技术开发和战略政策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今天上午,科技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万钢部长和刘燕华副部长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企业如何参与到这一行动,万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控制温室气体和减缓气候变化技术开发方面,像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需要企业大力参与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为此,《专项行动》将统筹协调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发挥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使更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当有记者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所承担的责任提问时,万钢表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之间的责任、义务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并通过动员社会参与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我们正在探索新的技术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他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支持发展中国家,把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新技术转让给他们的企业,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买得起、用得起,共同走一条清洁发展的道路。 《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中国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要实现六大目标: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参与气候变化合作和制定重大战略与政策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气候变化的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的水平显著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科学意识显著增强。此外,《专项行动》还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据悉,作为实施《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科技部近期将启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控制研究”重点专项。目前,“十一五”已投入46亿元用于《专项行动》所确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同时,将适时联合相关部门发起气候变化与科技国际论坛,促进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科技部还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历时4年编制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今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中国首次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科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发达国家不能只唱 美考古研究认为:气候变化与 联合国官员对中国应对气候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希腊总理呼吁采取措施应对气 联合国:气候变化导致的冰雪融 中国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解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