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Eedu.org.cn 作者:潘家华 黄承梁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8
摘要: 牢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6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继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之后,又一次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集体学习。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发展规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再概括、再提炼,极大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整体性和历史性成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总动员。

  1 总体把握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理念遵循

  牢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离开了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实在内容,或者说脱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大系统来孤立地研究生态,显然是不可能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统筹协调。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建设就不能存续和发展,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大量事例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经济社会就会健康发展;任何与自然为敌、试图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的做法,都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将创新居首,在实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关系论中,积极探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代新版本。

  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结构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当前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另一方面,我们用30多年就基本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2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发展道路,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因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既具有特殊的意义,又极其艰难。

  我们必须首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新常态下,既要应对传统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又要正视资源环境透支的严峻现实,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还要以重大生态、绿色关键技术的颠覆性变革,自觉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使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到生态生产力巨大飞跃、绿色产业结构逐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轨道上。

  2 牢牢把握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点任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前者指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水平和协同创新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新常态下,就是按照新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后者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的扩大与经济的增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从战略高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既能够在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过程中逐步解决我国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又能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构筑现代生态产业发展体系,自觉走绿色、低碳和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极其关注。而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洁净饮水、放心食品、良好气候、优美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生态公共产品不足、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下大力气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既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健康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当前,我们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生态红线的划定本身面临发展上线挑战;而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及其实践表明,发展有临界点,一旦超出这个临界点,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将比发达国家更加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而,按照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自觉维护国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是确保生态平衡主要调节器调节功能有效的根本前提。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首先,要更新生态发展观。节约资源就是争取未来发展空间,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中,全面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把资源节约、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

  其次,不能丢了文化这个根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材料匮乏的历史年代,勤俭节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本能行动。在今天物质财富看似丰富的时代,全党全国全社会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是对历史负责、对人与自然负责的人文修养和行为自觉。

  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改善,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模式,同时也要求改进人自身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当前,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土豪式消费、浪费性消费的现象在一定范围还比较普遍,这既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相符合,也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不相符合。

  在影响生态的一切因素中,最大的力量是文化,它包含了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生活方式绿色化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变成生活时尚。因而,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文化建设,极为迫切、重要。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来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涵盖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和制度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和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国家法治意志基石。

  3 不断夯实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领导力量

  着力发挥好干部评价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干部的考核标准不改变,绿色发展的政绩观就很难树立。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当其冲,就是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过去,我们一度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各级领导干部一味在增长率上搞层层加码,追求过快的速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以粗放式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全党全社会都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生态观和价值观,坚持评价与考核相结合,在指标体系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等反映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权重;考核重在约束和奖惩,将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建立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我国也始终持续不懈地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但现在来看,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对具有决策权的党政领导干部。不仅如此,有些领导干部还不断升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加强和改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国家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最终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拥有这样一个由党领导的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立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机制、长效机制和落实机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强化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解决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难点重点问题和突出环境问题取得阶段性新成效。这都充分说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在真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望真正进入历史转折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