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黄河生态遭严重破坏 渔业过度繁殖酝酿新矛盾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宋振科 王… 资讯来源:郑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2 | ||||||||
物种脆弱见证黄河流域生态流变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澳大利亚的候鸟重要的迁徙中转站。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专家陈立伟说,“流域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批物种栖息,然而因为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脆弱的物种生态链正面临危机。” 黄河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2006年12月,发生在三门峡黄河湿地的白天鹅毒杀事件,让人开始关注黄河流域的珍稀物种,而此前的11月21日,黄河上游的宁夏刚刚在“候鸟和绿盾行动中”,解救了800多只被捕获的活体野生鸟和1400多头(只)野生动物。 作为大量候鸟迁徙地、迁徙停歇地和重要的迁徙通道的黄河流域湿地,遭受生态破坏的速度是惊人的,除了恶意的捕杀之外,黄河流域那些原生态的滩涂和自然河岸,经历若干年的开发之后,变成大片的农田和养殖场,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在黄河水基本来源区的上游青海,源头的两个核心湖泊额陵湖和扎陵湖之间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加上过度放牧,植被退化,黄河源区到整个流域的生态保护都面临威胁,鸟类栖息地受到破坏,候鸟物种和种群锐减。 许多支流全河被污染 在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刘诗峰眼里,在生态恢复和治理难度上黄河流域要比长江流域难得多。 刘诗峰说,黄河从兰州以下,进入宁夏、内蒙古、陕西,污染相当严重。黄河水质污染也严重,根据检测,全流域符合一、二类水质标准的河段只有8.2%。尤其在陕西最大的支流渭河下游200公里范围内,有宝鸡、咸阳、西安、渭南4个城市,全年接纳的工业和生活废水6亿吨,直接威胁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的三河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用水在一些地方严重不足,导致湿地退化,生态功能丧失。黄河在陕西榆林地区的另外一条一级支流无定河,在建国时曾经“湖泽波光,林泉草色”,如今平均每年向黄河输泥沙2.2亿吨。黄河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黄河河道中近1/3的水生物绝迹。来自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的消息说,黄河许多支流目前是全河被污染,鱼虾基本绝迹。洛河的鲤鱼和伊河的鲂鱼这两个名贵鱼种,也因水污染绝迹。 国家投巨资建湿地保护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投入巨资,启动了包括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在内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工程。 一大批湿地得到恢复和保护。上游银川阅海湿地和鸣翠湖湿地作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成为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2006年9月25日,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黄河流域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流域的各个河段的生态保护力度也随之加大。在沿黄的山西运城,山西省政府批准建立了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湿地是天鹅、灰鹤在我国北方的主要越冬停歇地。资料表明,这个湿地分布的水禽和其他各种野生鸟类共有 200 多种,其中黑鹳、大鸨、遗鸥、海雕、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40 多种。 生态恢复候鸟成了留鸟 而在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湿地,1999年以来,通过黄河流域的水流调控,让入海口地区的淡水湿地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又吸引了很多珍稀鸟类栖息繁衍。据介绍,如今该区域常年256种鸟类栖息,总数达400多万只。 因为生态好,有少量的候鸟在迁徙过程中留了下来,变成了留鸟。在陕西三河湿地,黑鸛已经变成留鸟,迁徙路线比较短,从潼川市耀州区迁徙,数量也不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物种也开始出现,比如丹顶鹤。原来丹顶鹤只到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最近四五年间发现丹顶鹤前来,而且种群不少,有些是10只,有时局域种群达到40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浙江用鱼苗修复江河湖海生态 我国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 2004年渔业污染造成直接损失 淮河污染水体进入江苏 洪泽湖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