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守望萤火虫:留住萤火 点亮夏夜

Eedu.org.cn 作者:叶乐峰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8-17
摘要: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个小小的生命。

图①:桥口村大耒山,这里有22平方公里的萤火虫培养保护基地。付新华摄/光明图片

图②:夜幕降临大耒山,萤火虫漫天飞舞。付新华摄/光明图片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商业放飞萤火虫的“旺季”。不过,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付新华心情不错:“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个小小的生命。”
 
让付新华感到欣慰的是,日前江西省宁都县林业局发布通知,严禁单位、组织或个人在县辖区内从事非法捕捉、收购、销售野生活体萤火虫的活动。此前,淘宝网将野生活体萤火虫纳入禁售商品管理范畴,顺丰等快递陆续关闭了萤火虫活体运输业务。
 
1.放飞很美但很残酷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中国昆虫文化中,萤火虫常常成为古人吟诗作对的题材。如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农村环境的变化,我们已经很难看见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景象了。
 
物以稀为贵。现代人赋予了荧光更深的含义,以为置身其中便是浪漫和美好,于是各地放飞萤火虫的商业活动像潮水一样涌来,恋人们来了,家长带着孩子来了。
 
付新华是我国首位研究萤火虫的博士,自2000年起,他就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2014年,他牵头成立“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并在湖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
 
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发布《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其中2016年的报告显示:2016年在淘宝网上经营买卖活体萤火虫的网店达到了49家,较去年增加了28.9%,已经形成完整的“活体萤火虫捕捉-收购-线上交易线下大量批发配送-景区或公园内萤火虫放飞”的链条。
 
由于目前淘宝网已经禁止活体萤火虫的买卖,记者在淘宝网上未搜索到与活体萤火虫相关的店铺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链条已经断了,很多商家转战更隐蔽的方式,比如QQ和微信,以及线下交易。”一位环保志愿者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的调查,付新华发现,4月初的萤火虫发货地主要是海南屯昌和云南西双版纳,4月末至7月初时,发货地渐渐集中到江西赣州。短短几个月,数以十万计的萤火虫被捕捉、收购,然后贩卖,最终被用于楼盘开盘、公园主题活动及婚礼等各种场合。
 
“所谓的‘萤火虫放生’实质却是无数生命的消失。”付新华感慨,萤火虫从原来的环境被运往城市,是一段死亡之旅,即使成功到达目的地,它们也会在短暂的几天中遭受光、噪音和各种城市污染的伤害,死亡率很高。此外,放飞还会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疫病传播的风险。
 
2.生态价值鲜为人知
 
与狂热的商业活动相比,人们对萤火虫的科学认知显得尤为单薄。专家表示,由于萤火虫既非益虫,也不是害虫,对它的关注就很少,我国近20年才慢慢开展萤火虫分类的工作。
 
萤火虫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苛刻,人工光源带来的冲击,河流、沟渠水泥化所引起的危机,农药的使用引起的水源污染,外来物种入侵……萤火虫面临着极大的外部挑战。早在10多年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就有专家认为,中国萤火虫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尽管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学燕看来,“灭绝”这个词不准确,“在整个物种和数量都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不能这样说”。
 
但是付新华对这个词有着深切的体会。2007年他去峨眉山寻萤,“拐过一个弯,看到了一条约500米长的光带,太震撼了”。但是一年之后,他再去同一个地方,却一只萤火虫也没有发现。在他10多年的科研考察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往往前一段时间发现,后来就没了,“我们在跟萤火虫消失的速度赛跑”。
 
夜幕之下,流光飞舞,人们渴望欣赏到这样的景象,但萤火虫已经越来越少,而想要近距离观察、接触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就催生了捕捉、贩卖野生萤火虫并进行商业放飞的行为。2014年17个城市举办,2015年26个城市举办,2016年23个城市举办,这些商业放飞活动给原本脆弱的萤火虫种群带来沉重的打击。
 
更可怕的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萤火虫的生态价值。李学燕说,萤火虫是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它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幼年期的萤火虫会捕食蜗牛、鼻涕虫、萝卜螺等生物,某一环的捕食者消失了,对当地生态来讲,会产生连锁反应。
 
“你花这么多精力研究萤火虫有意义吗?”付新华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他把萤火虫比作生态“毛细血管网”,小虫子能反映大环境,通过宣传保护萤火虫可以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就像泰戈尔那首诗一样,‘你微小,可你并不渺小’”。
 
3.不打扰萤火虫就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原来以为带孩子去观赏萤火虫放飞,可以培养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兴趣,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一位母亲在知悉了萤火虫的生存状况后感慨。
 
一方面是公众对萤火虫高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萤火虫的糟糕生存状况,如何平衡?环保专家指出,萤火虫生态旅游是一条非常好的道路,新加坡、泰国等地为保护萤火虫,建立了诸多赏萤地点,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前往参观。
 
付新华对生态旅游表示赞成,“大家去赏萤,其实更看重纯生态的自然环境,如果带着保护生态的目的去做,既保护了萤火虫,又吸引游客,实现了人、虫、生态的多赢”。
 
事实上,付新华也付诸了实践。2014年,他在湖北省通山县桥口村大耒山发现了萤火虫,决定在桥口村打造萤火虫栖息地。清理河道垃圾,对村民进行环境教育,禁用农药和除草剂,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大耒山萤火虫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出现“四月萤火满路飞”奇观。每逢节假日,周边省市的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大耒山赏萤。村民们通过销售无公害大米,实现了增收。
 
在南京,萤火虫受到了市民们的温情相待。南京紫金山设立萤火虫保护区,在萤火虫活动的密集区域设置警戒隔离,禁止游客入内,引导游客远距离观赏,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不要开车去景区,不要发布萤火虫的具体栖息点,不要大声喧哗等。
 
“南京出台保护萤火虫的举措,让我们欣慰和感动,不去打扰萤火虫就是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盛夏萤火静静守护着我们心中那抹夏日的浪漫。”江苏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贺震对记者说。
 
夜幕降临,紫金山萤火飞舞,一群孩子兴奋地挤了上去,其中一个孩子想打开手电筒,另一个孩子马上制止,“别开,它们怕光”。
 
  (本报记者 叶乐峰)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