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环境:英国农民的无形资产 | ||||||||
作者:施晓慧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农村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 ||||||||
一个是数字中的农村:英国的土地77%在农村,大大超过欧洲的平均数40%,是欧洲农业土地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它也是农业劳动力比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仅有55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1.4%。农林牧渔的总产值约71亿英镑,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 一个是眼睛中的农村:看过油画中的田园风光吗?在英国,出了城市,你的相机对准任何一个角度,取景框里都像是一幅油画。它没有美国平原的开阔,没有瑞士山区的峻秀,但灌木圈成的不规则绿色板块,隔出深深浅浅的层次,如万花筒般变化无穷。每到油菜花开的季节,一片黄得耀眼,一片绿得沁心。 英国农村的土地不肥,但雨水丰沛,因此人工和天然的草场占60%,终年绿色,适合放牧。英国土地私有,全国约3万农场主,有一半小农场主是自己工作。今天的英国,农村的社会功能已从单纯的农产品供应向休闲、旅游服务扩展。在英国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周末去哪儿?”“去农村。”“假期去哪儿?”“去农村。”英国人说“农村”,与田园牧歌几乎是同一语。如果谁说自己是农民,说不定就是个贵族。 现在,环境已经成为英国农村发展的最大无形资产。 首先,英国在农产品上打生态与绿色品牌。英国的劳动力价格高,在英国政府完全取消农产品补贴后,英国农产品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只能靠特色。英国的家畜、鸡鸭养殖,基本采取放养,依托无污染的青山绿水、新鲜空气、牧草,使家畜、家禽接近天然的水平,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居住。由过去小村庄演变而来的小城镇,保持着完好的传统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怀旧的人买下几百年的老房子,内部改造后作为乡村别墅;当地也新建一些小型居住区,供不喜欢住城市的上班族居住。小城镇里传统的酒吧、餐馆、客栈,则成为人们周末度假的落脚处。 第三,山清水秀、野生动物繁衍,为人们野外休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经过政府与农场主的协商,英国乡村已开辟了不少公共步行小道,很多城里人周末来这里散步。乡村协会还有很多打猎俱乐部,如传统的猎狐、猎兔、猎鹿、打野鸡等,都在科学地保证生态平衡的情况下进行。打野鸡时狩猎者不能进树林,而由专门的赶鸟人带着猎狗赶鸟出林。赶鸟人是附近的村民,每个人与每只狗都按国家规定领取劳动报酬。 2005年4月起,英国政府首次对农民保护环境性经营实行补贴。农场主在其经营的土地上进行良好的环境管理经营,每公顷土地每年可得到最多达30英镑的补贴,而进行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绿色耕作则将得到60英镑的补贴。 按照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的规定,无论从事粗放性畜牧养殖的农场主,还是进行集约耕作的粮农,都可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一旦加入协议,他们有义务在其农田边缘种植作为分界的灌木篱墙,并且保护自家土地周围未开发地块中的野生植物自由生长,以便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提供栖息家园。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1.9亿农民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 平板电视加剧全球变暖 英国电 欧洲议会议员:环境是没有国 淘得金钱 毁了环境 西部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要环保也要温饱 西部农民渴望 沈北新区:打造一流环境促进 中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 曾经拾遍英国名山大川 “垃圾 国家环保总局搭建环境生态补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