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第十五个世界水日 全球11亿人缺干净食水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星岛环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2 | ||||||||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联合国每三年发表一次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是对全球淡水资源进行最全面评估的报告。去年3月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用水量在二十世纪增加了六倍,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十一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二十六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
据新华社报道,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为了让全世界的人们关注水问题,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今年世界水日提出“应对水短缺”这个主题,目的就在于强调国际和地方的合作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去年发表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水的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全球每年有三百一十万人因饮用不洁水患病而死亡,其中近90%是不满5岁的儿童。
中国北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在中国北方,河流水荒更为明显,有专家甚至称北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其中几乎供养着一半中国人口、灌溉着四成农田、创造着三分之一GDP的黄河、海河和淮河,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 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标准,人均1700立方米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满足农业、工业、能源和环境用水需求的最低门坎,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三河流域处于绝对缺水状态。根据气候学家的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下降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目前中国约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还有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亿亩,年均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工业和城市用水的紧张状况不断突出,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人民币,已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量还将下降到170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咸潮入侵 珠江出现水危机 从2003年起,咸潮一年比一年来得早、来得猛,珠海、中山、番禺都深有体会。珠江委水文局副局长刘智森的记事簿上记着这几年因为咸潮入侵导致珠澳供水系统不能取水的天数:2004年138天,2005年88天,2006年38天。 根据珠江委提供的数字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珠江两岸居民生活用水量直线上升:1993年,居民生活用水是26亿立方米,2000年上升到60亿立方米,到了2004年更猛增到122亿立方米。“以前东江是不缺水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东莞、深圳、香港,包括广州部分地区都要用它的水,现在需求已超过了东江的供水能力。” 参与“抢水”的还有珠江上游的各级水电站。据统计,珠江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干流上就有大型水电站九个,加上支流,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共有八万多座。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水的日子离我们有多远 不尽思绪为水忧——写在“世 各国启动世界水日十年计划, 中国水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人民日报:让3亿农民喝上放心 3·22世界水日——生命之水 今年世界水日“瞄准”百姓饮 有话直说:“世界水日”说节水 重庆近日开展纪念世界水日系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