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瑞士非政府组织呼吁:保障人类用水的权利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wissinfo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2 | ||||||||
瑞士非政府组织发起签署国际性协约的倡议,将水资源作为世界公共财产来保护。 在3月22日联合国“世界水日”到来之前,由6个主要瑞士发展组织构成的“南方联盟”在某公共论坛上发起这项名为“有水可用也是人权”(Access to water – a human right)的倡议。 来自发展和人权方面的专家以及商业世界的要人齐聚伯尔尼(Bern)参加本次会议。 “我们深信,水资源应该象气候和生物多样化一样,得到国际法的保护,”南方联盟(Alliance Sud)负责水资源问题的Rosmarie Bär告诉swissinfo。 “国际水资源协约可作为重要法律依据,让人们能够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要求用水的权利,还能令他们民主参与用水政策的决定,”她补充说。 协约的拟定在2008年秋就可望完成,但得到各国签署仍需数年时间。 外交部人权政策负责人Wolfgang Amadeus Brühlhart也参与了讨论。在他看来,有水可用也被默认为一项人权,关键是在实际情况中如何实现这一点。 “在多边角度上,瑞士将自身限制在仅支持相关国际决议和宣言方面,”Brühlhart解释道。为改善饮用水和卫生状况,外交部还在它的大纲中主张与私营企业和当地政府紧密协作。 但吸引大企业加入却受到非政府组织的尖锐批评。“私营企业有它们的作用,但不应该占有水资源。水资源是公共财产,不应当被私人垄断,”Bär强调。“有水可用是一项人权,国家对人权的尊重负有责任。” “蓝色星球项目”(Blue Planet Project)也在为有水可用的平等权利而努力。它的联合创建人Maude Barlow也直率地表示:“从危机中获利的不仅仅是矿泉水企业-全球性水业垄断组织同样存在。”
组织者指出,水短缺常令人联想到干旱景象,但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都市化和工业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都对水供应造成巨大压力。而水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浪费与污染。 在瑞士,水质量基本保持在良好甚至优秀。过去50年中得到极大改善,这要归功于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但联邦环境办公室(Federal Environment Office)表示,瑞士仍面对水保护方面的一些挑战,尤其是微量污染物(micropollutants)造成的污染。
激素性物质产生的问题最大,Müller解释说,因为它们会影响鱼类繁殖。 一项国家科研计划正在深入研究该问题,环境办公室已启动一个新项目,在所选取的废水处理厂里开发专门设备,以应对微量污染物问题。 “由于微量污染物的污染过程很缓慢,它的影响还不完全明显。这些产品最初只影响一小部分动物,之后是整个人类,最后才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从长远角度看,它们的危害性和毒性可能会非常大,到那时就会回天乏术了”。 swissinfo,Simon Bradley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全球昆虫骤增将危害人类 人类40年后没鱼吃的说法遭质 2048年人类可能无鱼可吃 科学家警告:人类50年后可能 自然资源超支25% 40年后需要 动物权是人类对权利认识的新 绿色聚焦:POPs威胁人类 怎样 人类触角伸向太空带来的问题 上海九段沙设立我国首家湿地 欧盟让化学制品为人类造福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