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水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 ||||||||
作者:肖红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3 | ||||||||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肖红)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状况严峻正在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生态危机之一。 特意选在22日“世界水日”召开的一个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管理的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 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度短缺的同时,中国各地区水资源的分布也极为不平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北方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995立方米,而在西南和南方等地,人均占有量超过3000立方米。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严重不平衡,中国建设了86000座大小水库,对全国60000多条河流普遍使用过度。国际通行的水体开发和使用程度为40%。在中国,黄河和淮河等主要河流的使用度均已超过50%,位于缺水的北方地区的辽河使用度已达到62%。过度使用水体导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水生物数量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严重问题。刘鸿志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政策不当”和“管理不力”。“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水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考虑,没有将水放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范畴内考虑。” 同时,严峻的水污染状况正在引起中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2004年,淮河、黄河污染反弹。淮河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黄河干流40%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尽管随着一系列治理水污染措施的实施,中国水污染加剧的形势“基本得到控制”,部分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刘鸿志仍然认为,随着水污染物构成发生变化,部分流域排污量大于环境自净能力,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水生态的破坏程度“正在加剧”。 正在建设中的旨在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治理沿线水污染状况作为重点课题。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局长尹宏伟说,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将实施369个项目来治理水污染和改善水质,总投资240亿元。 国家环保总局在该工程沿线设立的49个水体污染监测段面中,目前只有15个达到国家规定的调水要求。“控制污染、实现南水北调的调水目标仍然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刘鸿志说。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修复湿地河道治理构筑水生态 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评选情况 中国投入巨资治理环境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科学考察 中国启动“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环境组织 中国发展最迫切需要转变经济 陆佑楣院士表示:我国还有3亿 首次中国民间环保NGO搜索行动 “林纸一体化”渐成大势 中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