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圆明园面临保护观念与价值取向之争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圆明园面临保护观念与价值取向之争
作者:韩乐悟    资讯来源:法制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21
 

  东区在防渗,西区在砍树。到底是复建还是保持现状———

  圆明园面临保护观念与价值取向之争

  本报记者 韩乐悟

  李小溪原以为,参加完13日的听证会就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4月16日晚,记者在电话里一听到她的声音,就感受到了她的焦虑。

  这位多年为环保事业奔走呼号的原海淀区人大代表、空军指挥学院教师对记者说:“现在大家光是关注防渗问题,对圆明园植被的破坏不太注意。其实植被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李小溪认为,圆明园在西区砍树和在东区搞湖底防渗,实际上是秉承了同一个错误思路。“东区现在的破坏是西区破坏的延伸,整个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要把自然景观破坏掉,打造人工景观。”

  “圆明园西区植被的破坏并非始自今日,2003年10月的一天,我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那里,亲眼看见他们一车一车地往外拉那些被砍下的树。当时电视台的记者把这些场面拍了下来。我找到圆明园管理处,一名负责人当时的回答是‘会有这事儿?我派人查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2001年李小溪就知道圆明园西区将有如此大动作。那年,作为当时海淀区的人大代表,李小溪曾被邀请去圆明园察看。那次在圆明园,李小溪被惊喜和担忧两种情绪同时袭中:惊喜的是“我从来没想到圆明园西区还有这么一大片、这么漂亮的植被。人走到里面就像进了原始森林,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低矮的灌木和杂草筚路丛生”。担忧的是“当时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说他们要整修圆明园,要恢复山形水系”。

  李小溪回忆说:“当时我就问他,你们要这么搞的话,植被怎么办?我说你们不能这么做,你们在整修圆明园时一定要保护生态。他说那没办法,我们的方案是国家文物局批的。我说那好,我去找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收到李小溪的信后,回电话给李小溪时表示:你的建议特别好,我们原来在文物保护中从来就没有注意过生态问题。你可不可以建议圆明园管理处和海淀区政府重新写一方案来,把保护生态加进去,我们重新批。他还说,你们如果开这方面的讨论会我参加。

  2003年6月,在李小溪的建议下,圆明园管理处召开了一个相关座谈会,参加会议者除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外,还有海淀区政府和圆明园管理处的代表,北大教授俞孔坚、“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等。会议的结论与前面单局长的电话一样让当时的李小溪感到欣慰:“基本思路非常清楚,就是要保护圆明园的自然植被。圆明园的改造应该符合它的功能定位,它就是一个遗址公园,不是一般的公园,不能一味地搞旅游、观光等。它所有的环境,包括自然植被等,都应该和它的整个遗址风格相协调,突出一种沧桑感和凝重感。”李小溪说,这之后他们还在光明日报搞过一次“光明对话”,“单霁翔局长还做了书面发言,写得非常好。他还主张在圆明园的西区建设一个生态保护区。”

  “没想到文物部门的最高领导都没有能够阻挡住他们。后来的圆明园管理处李景奇主任曾一再对我说他们要重视专家和领导的意见,甚至说要把西区每一棵大树都划一个格子,将其位置固定下来,一棵都不能砍。结果说与做完全不一样。他们现在的做法简直就是对圆明园整个生态的彻底破坏,西边在大规模地砍树,东边在搞防渗,整个完了。有专家说这是圆明园第二次被摧毁,第一次是英法联军干的,第二次是我们自己干的。”李小溪说到这里已是非常气愤。

  实际上,奔波已成徒劳的李小溪在失望与痛苦之中已很少去圆明园。“防渗”事件出现后,她先是震惊,甚至自责自己的疏忽,但随之又感到“顺理成章”了。“他们就是这个思路,必然导致这种结果。只要他们想恢复山形水系,肯定就要破坏植被。”

  说到恢复山形水系,就不能不提到关于圆明园要不要复建的长达二十几年的“持久战”。对于所有关于圆明园保护之争,包括目前“防渗”工程的技术层面之争,追本溯源,可以看到的实际上是保护的“观念”与“价值取向”之争。

  据介绍,大约从八十年代起,整个中国就圆明园问题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派主张复建圆明园,重现所谓贵族的皇家园林,而其中提出的恢复山形水系,使得后来发展水上娱乐项目的想法顺理成章。一派主张就是保留现存废墟,保留这种残存的美。这两派的争论一直存在,且因关注的重点和角度的不同,不断出现分支。从复建圆明园到圆明园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的基本思路等,好多问题最后都交叉在一块儿,但其基本的思路、基本的派系就是两大派。现在的争论是过去争论的继续。李小溪、梁从诫,包括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叶廷芳等,都曾因反对复建圆明园遭受过人身攻击。

  4月17日,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对媒体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看法:圆明园是遗址公园,这个遗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它的历史文化,就是建筑遗址、地形遗址。另一部分就是自然演化而来的生物群落,这也是遗址不可缺少的部分,两者不可分割。不能说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只须保护建筑的遗址,而不保护自然的遗产。所谓山形水系恢复工程的规划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他认为,最经济、最简单、最能维护圆明园遗址公园性质的途径是:在原水面部分通过生态农业过程来维护圆明园的水系格局,而在原山上让自然演替形成北京乡土生物群落。让生态农业、自然演替和历史遗址一起,使圆明园成为活的遗产。

  李小溪说,圆明园问题是个大题目,其中涉及到我国文物保护的基本思路、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公众怎样参与决策等等。从环境生态问题,到体制问题,从遗产保护,到治水的基本思路等,许多问题都纠缠在一起,从中反映出来。它不仅仅就是一个什么膜,怎么防渗水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圆明园“标本”的意义,对其反映出的种种问题逐一深入探讨。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圆明园防渗工程过了环保关
    圆明园“数字重建”有望在今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何如此
    圆明园整改工程准备就绪 防渗
    新京报:圆明园之争历史不能
    圆明园整改仍无动静 防渗湖底
    清华大学专家:“圆明园环评
    解读圆明园环评报告:长期铺
    潘岳:防渗事件具典型性
    新京报:明园事件的最大价值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