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绿色创建 >> 生态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省建设的标准应因地制宜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省建设的标准应因地制宜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陈祖洪 孙…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01-05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5

陈祖洪 孙秀英 尹建军

  在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建设论坛上,来自全国生态与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日前就“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农村小康环保目标的实现”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生态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
  生态补偿立法迫在眉睫
  目前,生态补偿的立法已成当务之急,并急需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建议分3步走:第一,抓紧出台《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若干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第二,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第三,在《条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力争出台《生态补偿法》。法规的制订要坚持5项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补偿原则;三是坚持因时制宜、分阶段推进原则,可以考虑经过3个5年规划共15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建成完备的生态补偿体制;四是坚持统一规划、分部门实施原则;五是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
  针对西部一些地方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人提出不适合进行生态省建设的想法。李文华院士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他说西部虽然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出现东部地区的效果,但生态省建设的思路和经验是普遍适用的,西部地区应该加强试点。同时,他表示,生态省建设应该根据各地区自身条件,向着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进行,不宜出现刚性指标,因为静态的指标不能反映生态省建设的动态过程。指标可以作为标准,但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刚性和柔性的关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
  建生态社会要克服5个瓶颈
  一个生态型的社会必须克服的基本瓶颈有5个。一是人口增长与物质生产增长的背离,现在中国的人口列车仍以巨大的惯性每年800万~1000万的增量向前奔腾,还要延续30年左右。如何保证这些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是生态型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二是资源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背离。过去我们过分注重资源的生产价值,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把它的生态价值,特别是对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忽略了。忽略的结果,使得我们对于生态型社会的体会比较浅,而且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三是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和自觉养护的失衡。在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当中,都要把自己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抛弃到自然环境之中。直到现在一些企业、生产者仍对环境容量还是抱有无偿占有的心态。只有当环境容量占有与自觉养护、自觉回馈等相平衡时,生态型社会才能实现。四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失衡。不能说谁经济产出高就应当独自享受,必须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社会成员。五是经济运行成本外部化必须得到克服。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该付的成本不付出,而推到社会上让别人付出,作为企业公民是不合格的,这将会导致制度失灵。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如松: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四个创新
  循环经济涉及4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生态效率的创新,就是怎样把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得更好,以生态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资源;二是生态效用的创新,是怎样设计出生态和经济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三是生态服务的创新,是企业经营目标从产品导向变为服务导向,减少中间环节,为社会和区域自然环境提供一条龙的功能性服务;四是生态文化的创新,企业经营目标进一步从物、事转向人,聚焦于员工、用户、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全社会的观念、技术、能力、境界的培训,培育出新型的企业和社区文化。其中工艺改革可能提高两倍的效率,产品创新有5倍的效率,功能创新有10倍的效率,系统革新则有十几倍到20倍的效率,关键要实现产业生态整合。
  生态政区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个行政单元的简称,通过技术途径来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机制、活力、序理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即“以人为本”。生态政区建设的基础是:环境为体,其认识在科学;经济为用,其协调在管;生态为纲,其和谐在整治;文化为常,其持续在社会。生态政区建设需要处理好天、地、人之间的耦合关系。
  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于迅:
  大力连片创建文明生态村
  海南自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以来,实践证明,实施生态省建设适合海南省情,符合时代潮流,促使海南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5年对《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了修编完善,丰富和发展了生态省的内涵。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更高的层面上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一是科学规划“三圈一区”(海洋生态圈、海岸生态圈、沿海台地生态圈和中部山地生态区)建设。根据不同生态圈(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点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分区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三是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海南省50%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的目标,并建设舒适实用、环境质量一流、与自然和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型社区,改善人居与生活质量。
  海南省宣传部长周文彰博士: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海南生态省及文明生态村实现了创建动机和创建效果的统一,农民利益和干部政绩的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尽管全国很多地方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的原因,文明生态村建设难以出现海南这样的效果,但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思路和经验,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海南文明生态村对全国具有广泛的示范价值与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博士后刘艳玲:
  要培育“适度健康”生活理念
  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海南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氛围,生态省建设成果才能得到保障。海南生态省建设要培育“适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大力提倡“绿色科技”的生产方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大力培育生态文化观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黑龙江将依据“环境容量”建
    建设“生态省”应强调环境价
    吴晓青:全国12个省区开展生
    生态省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
    全国第一生态省的和谐诉求
    "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
    山东: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
    水问题掣肘河北生态省建设
    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四川行动开
    展示生态省建设成果 搭建环保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