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上海垃圾分类因地制宜

Eedu.org.cn 作者:蔡新华 刘静 梁…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3
摘要: 在上海中心城区、郊区和农村地区,也有不少把垃圾分类减量做出成效的社区。


 

蔡新华 刘静 梁承宇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市十分重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连续多年将此项工作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

然而有市民抱怨,推行多年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有的居民刚要把分好类的垃圾丢进对应的垃圾桶,却发现其他市民都没有分类,一扔了事。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上海中心城区、郊区和农村地区,也有不少把垃圾分类减量做出成效的社区。这些社区的做法,能否成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呢?

农村地区

垃圾分类差,干部抬不起头

而在上海市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减量就是另外一回事。

在松江区泖港镇新建村,作为这一片区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最近的住户,来回也要走5分钟。方圆4平方公里多的新建村源头垃圾分类减量的任务,就由家家户户靠近村路的两个小垃圾桶承担了,一个干垃圾桶、一个湿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都标有和村民家门牌号相同的“桶号”。

“分得好有奖,分不好看别人拿奖。”一位村干部说,以前村民没有垃圾分类意识,也没有垃圾桶,就宅前屋后的田里一扔或一埋了事;有了垃圾桶,也搞不懂怎么分类。于是,村里聘请了18名本地人做保洁员,人均对应40多户村民,还组建了20多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天挨家挨户去翻垃圾桶。如果翻查发现分类不到位,保洁员或志愿者会指导村民重新分类;发现屡教不改的,就一票否决——直接取消“星级家庭”评定资格,每年只能眼巴巴地看人家每户拿300元~500元不等的奖励。

泖港镇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不力,抬不起头的是村干部。

泖港镇社区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村级环境整治有一笔综合达标补贴,满分100分的考核拿到90分,才能拿到这笔补贴;超过90分,再追加奖励,最高可以奖30万元。考核评定的时候,通常都把各村村支书召集起来开会,把检查过程中拍的问题照片一张张放出来,根本没有办法回避。

“月度考核,发现一次垃圾分类减量问题,就要扣1分。”村干部坦言,如果问题出在垃圾分类减量上,拿不到补贴很难受。

他认为这样的制度对促进垃圾分类减量很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减量由谁来担责的问题。

明确了责任主体,还有各方面的配合,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和成分复杂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近年,新建村按照每两三百户配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的标准推进建设,镇里按照新建或改造给予数万元不等的配套资金支持。

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记者看到,站内除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桶外,还将可回收垃圾细分成废旧鞋子、废旧报刊、废旧衣服、瓶类等,一个种类对应一个专用的回收箱。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的左右两侧,还预留了建筑垃圾和农业垃圾的露天堆放点;后侧,还设有一个绿色的湿垃圾积肥池,掀开顶盖,村民扔进去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正在发酵,一般半年左右能成熟为有机肥,每年在5月、11月左右就近还田利用。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