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成都双流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Eedu.org.cn 作者:王成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6
摘要: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昆山村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现场,生产线繁忙的工作场景令人眼前一亮——经过筛分、破碎等多道工序,建筑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多品类建材产品的原料——再生骨料。

王成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昆山村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现场,生产线繁忙的工作场景令人眼前一亮——经过筛分、破碎等多道工序,建筑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多品类建材产品的原料——再生骨料。

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各类工程建设、工业生产项目也相应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并带来处理难题。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城市绿化等项目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如何在两种需求间搭建桥梁?双流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做了有益尝试和探索,示范基地将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不仅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还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既解决建筑垃圾堆放问题,又提供再生骨料来源

示范基地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按照国家《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进行建设运营,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据了解,示范基地是双流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无废城市”建设的先导性项目,涵盖4万多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工厂、4000多平方米的产学研综合楼和1000多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展厅等配套工程,设计年处理建筑垃圾40万吨(含装修垃圾5万吨)。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着眼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环保科普教育功能。

短短时间内,项目获得了多方关注和认可,先后迎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都市住房和城乡管理局、成都市政协、广元及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南科技大学、兴城集团、四川华西、安徽乐行城乡建设集团及当地财政部门和发展投资平台企业、中国市政工程设计院等多方机构到访考察、交流,互促发展。被人民网、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城市民生》栏目及《品牌四川》栏目、“双流融媒体”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这条生产线可谓‘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堆放问题,又提供了再生骨料来源。”据介绍,示范基地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力也十分可观。“达到全产能以后,它每年可以生产再生混凝土90万立方米,再生路基材料30万立方米,各类的市政构件60万平方米,还有路缘石28万米。”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预筑科技公司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员介绍,想要得到高品质的再生骨料,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流程十分关键,项目采用光选机和机器人进行智能精准除杂,成功将装修垃圾再生骨料含杂率降到了1%以下,拆除垃圾再生骨料含杂率更是降到了5‰以下。

据悉,示范基地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的城市管理难题,还延长了循环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让建筑垃圾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循环利用。

围绕“双碳”目标,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示范基地还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全面体现绿色要求,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制造、绿色运营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展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特征,统筹考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环保、生态等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有效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整体提升建造活动绿色化水平。

具体而言,示范基地采用工厂智能化生产、现场自动化安装的建造方式,工业厂房采用“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全装配预制技术,预制率达到93%以上,引领建造方式转型升级,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化绿色工厂。

此外,工厂顶部使用PC阳光板,四周采用21㎡—24㎡的长条形窗设计,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灯光照明,节约能源。为了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质量和高效益,部品部件、内外装饰装修、围护结构和机电管线等采用一体化集成,使用高强度、高性能建筑材料,耐久性、耐候性、耐火性较高,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性、密封性、耐久性好,易维护。

不仅如此,示范基地还采用“减震隔离+吸音降噪+负压除尘+废水回用”等系列环保措施,实现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将厂房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下沉,并在周围设置减震隔离带,严格控制噪声、粉尘等污染物,并对废渣、废水进行收集与循环利用。为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改变传统雨水排水方式,设计建设蓄水模块、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存储设施,采用除污雨水口净化系统,有效实现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

在工艺流程上,生产线采用机器人、光选机等先进设备实现精准除杂,确保再生骨料的高品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含杂率小于0.5%,装修垃圾再生骨料含杂率小于1%)。同时,利用国际顶端设备智能制造高端绿色建材,产品强度高、颜色一致、纹理自然、耐候性能卓越。示范基地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可达90%以上,远高于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要求。

此外,示范基地搭建的与政府共同管理的“无废城市”智慧管理系统,从建筑垃圾产生源头,到建筑垃圾运输作业,运输车辆进场后自动计量,处置再利用,再到厂区各项环境指标,全流程与相关监管部门联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实现中央集成控制、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立足生态优先,彰显示范效应

如今,示范基地各方面的效益令人瞩目。

示范基地的建成投运,填补了双流区建筑垃圾处置的空白,有效解决了双流区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处置难、资源化利用低的问题,实现建筑垃圾的轻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将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垃圾乱倒偷排现象,达到国家发改委《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以目前大量建筑垃圾采用填埋方式计算,示范基地的投运可节约土地约30亩,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又减少原生材料开采、减轻环境负荷、节约土地资源,对于提高双流区建筑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双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经济方面来讲,示范基地助力双流区参与成都市“南拓”建设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对拉动城市GDP、保障当地就业、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落实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东部新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方面来讲,示范基地可以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绿水青山;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33万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智能制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绿色建材,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从社会方面来讲,示范基地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匠心打造可再生建材绿色低碳产业园,引领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全面达到发改委《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从建成到试运行,示范基地持续发挥作用、取得丰硕成果,于2022年凭借过硬的装配式综合实力、PC构件和市政产品加工能力和装配式工艺技术,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六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同年,凭借在节能降耗增效、新能源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资源循环利用、“双碳”达标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入选全国“2022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接下来,示范基地将继续着力解决双流区建筑垃圾及装修垃圾处置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提升公众的环保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成都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着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闯出一条可供借鉴的现实路径。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