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佛山校准高质量发展“绿色标尺”

Eedu.org.cn 作者:郑秀亮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8/17
摘要: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的奥百达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可以看到园区根据主要产污工序实施分区管理和污染物分类收集处理,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一改过往村级工业园区布局散乱、管理落后、环境恶劣的形象。

◆郑秀亮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的奥百达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可以看到园区根据主要产污工序实施分区管理和污染物分类收集处理,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一改过往村级工业园区布局散乱、管理落后、环境恶劣的形象。

顺德村级工业园区的变化,正是佛山落实“三线一单”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带来显著变化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11月以来,佛山市积极谋划推进“三线一单”编制,高质量编成《佛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并积极探索落地应用,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发展目标,确定规划方向

佛山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智能家电、陶瓷建材、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佛山工业制造总体规模虽然较大,但绝大多数企业以中小微规模为主。”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以下简称环评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早期企业大多是自发聚集、无序发展,由此也形成数量众多的工业集聚区和村级工业园。

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佛山自2018年开始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2021年实施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复垦复绿等措施,复原出一批规模达标、生态优良的高标准绿色空间,打造出一批产业高端、功能完善、运营专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转化出一批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在编制‘三线一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工业用地和产业集聚等目标。”环评科负责人介绍,佛山将“三线一单”作为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村级工业改造、引导开发建设、服务审批改革的环保顶层制度进行设计谋划,使其成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绿色标尺”。

立足产业特点,落实分区管控

按照“三线一单”规则,佛山共划定96个环境管控单元,建立“1+3+96+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市总体管控要求,“3”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总体管控要求,“96”为各个环境管控单元的差异性准入清单,“N”为对应生态、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及自然资源管控分区的具体管控要求清单。

“佛山城市开发强度大,存在工业与城镇、乡村混杂的空间布局特点,若按‘三线一单’技术规范提出的污染类别和数量来划分,佛山绝大多数区域都是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无法有针对性管控工业污染。”环评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立足产业城市特点,佛山在管控分区上创新按工业用地面积占比细化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划,将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大于30%的区域划为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将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大于25%但小于30%的区域划为工业—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

“由于管辖面域较广、技术体系复杂,而各分区和单元产业基础、开发强度、本底条件差异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市级编制的‘三线一单’仍偏重于共性管控和宏观指导,难以精细识别和精准约束具体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环评科负责人表示,佛山积极推动各区、各镇(街道办)层层细化编制“三线一单”和管控单元,分区分单元开展精细识别和精准约束,并因地制宜建立了两种模式。

南海、顺德两区制造业发达、企业数量众多、生产生活空间矛盾相对突出,以区级“三线一单”+园区规划环评的模式,强化准入控制、引导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禅城、三水、高明三个区分散的产业聚集区、村级工业区相对较少,通过在市“三线一单”基础上直接“区域环评”的模式,以镇为单位优化产业布局、落实准入管控。

聚焦污染特征,提升发展潜能

“佛山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主、次、支干及毛细河涌相互关联且层级复杂,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难点和痛点。”环评科负责人表示,为科学治理水环境,在完成省“三线一单”的基础上,佛山同步编制市级细化版本,水环境重点控制区由省级的52个细化为市级的80个,重点管控区面积占比达到68.5%。立足水环境流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将市控断面从59个提升至78个。

“为推动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我们充分考虑管控单元区域定位、排放特点及潜力等,开展总量控制。”环评科负责人介绍,例如上年度重点河涌水质未达标的管控单元,要求组织编制、系统实施、向社会公开区域重点水污染物减排计划并明确“替代量”,本年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水环境重点污染物实行区域“减二增一”替代。

顺德区家电制造业发达,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企业准入门槛低,产业布局缺乏科学指引,环境影响风险较大、投诉案件较多。“我们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契机,在‘三线一单’准入清单中提出产业布局管控要求,将382个零散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整合为20个产业集聚区及30个主题园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顺德区将“三线一单”管控分区与村改总体规划中的村级工业园范围进行叠加,将管控单元细化到村级工业园、规划重点开发地块,提出产业布局管控要求。同时要求含酸洗、磷化的专业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制品项目,含酸洗、喷涂等工艺的不锈钢型材加工项目必须定点规划、集中治理。

“‘三线一单’实施以来,我们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区、岸线保护区进行了系统梳理评估,并归集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明确管控要求。”环评科负责人表示,这为佛山基础设施决策实施,特别是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的精准识别提供了极大便利。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