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 ![]() ![]() |
|
||||||||
西藏黑熊面临绝迹 专家呼吁加大保护力度 | ||||||||
作者:尕玛多吉…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5 | ||||||||
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一份调查显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藏黑熊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半,目前仅为七千余只,面临绝迹的境地。有关专家建议加大对西藏黑熊的保护力度。 西藏黑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也将黑熊列入濒危保护物种。西藏黑熊多栖息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林区,属杂食性动物,以采食植物为主,有时也抓捕一些中小型动物,但很少主动攻击人。 西藏自治区林业勘察研究院院长、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刘务林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受“野生无主、谁猎谁有”、黑熊是农牧业的“害兽”等陈旧观念的影响,黑熊曾遭到乱捕乱猎。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随着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兽矛盾凸现,加之保护、管理措施滞后,致使西藏黑熊数量急剧下降。 据统计,1994年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地区有黑熊分布,数量为14062只,但目前仅有7031只,种群数量减少了一半,西藏黑熊的自然分布区域也大大缩小。 野生动物专家研究发现,西藏黑熊分布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人类的生产开发也较早,当地群众对黑熊胆和毛皮的利用历史悠久,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物资参与交换,黑熊历来就是这些地区人们重要的狩猎动物,这是西藏黑熊数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务林认为,西藏黑熊有灭绝的危险,亟待加强保护,首先要加快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和宣传力度,改变农牧民长期把黑熊作为“害兽”的传统观念,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西藏黑熊资源。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乌礁湾围垦后珍稀鱼类绝迹 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显著 我国首次成功人工繁殖国家一 全国野生动物园情况堪忧 温饱 青岛渔民昨意外捕获国家二级 调查显示湖南洞庭湖地区生态 动物写真:不足百只的华南虎 留非华南虎学成归国 暂不打算 天山深处存在大量盘羊 组图:哭泣的猴子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