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 ![]() ![]() |
|
||||||||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山东为近海鱼类营建“人造家园”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台湾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8 | ||||||||
中国台湾网3月18日消息 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山东省将在重要渔场和近岸优良海域建设大规模的人工鱼礁,为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营建一批“人造家园”,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渔业产量。 据新华网报道,人工鱼礁是在一定的水域中设置各种构造物,投放工程块体,包括旧船、轮胎等废弃物等,为鱼类等海洋生物营造栖息地,形成适宜鱼类繁殖生长的场所,达到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优化的目的,并起到限制近海海底拖网作业的效果。目前,人工鱼礁主要有底鱼礁、浮鱼礁和筑矶礁三大类。 人工鱼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域荒漠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国际上已有20多个国家先后进行了人工鱼礁建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山东省自2000年开始,结合旧船报废,开始生产性人工鱼礁投放试验。2003年山东在烟台、威海、日照等市划定了五个人工鱼礁试验区,经过一年多的试运作,已初见成效。 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介绍,山东计划到2015年,在近海海域建造10个人工鱼礁示范区,总建造底鱼礁、筑矶礁体积达到1500万立方米,综合产值达到53亿元,并安排1万名渔民就业。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称黎生 生态环境补偿助力环保治理 我国集中出现工业化环境问题 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 注重对河流的科学治理着力改 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创全国“ 生态环境中心与嘉兴共建生态 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 青藏铁路将开行“垃圾列车” 青岛:海洋生态环境领域取得重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