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专家指出,我国缺水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为因素造成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专家指出,我国缺水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为因素造成
作者:顾瑞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1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顾瑞珍、刘晓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高层课题组专家日前指出,我国是缺水的国家,除水资源量少外,我国缺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水浪费、污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据介绍,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占用水总量的67.3%。大水漫灌还是我国农民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0.8以上。

  我国城市一年水管和器具渗漏的水也数量惊人。据建设部2004年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城市用水器具有近25%是漏水的,仅此一项漏失的水量就达4亿多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水资源短缺是基本事实,不仅表现在总量上,也体现在季节分布和空间分布上。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200立方米,仅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149个国家中,排在第110位。同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人均可供应量不足530立方米。目前我国有18个省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的标准,其中10个省区低于维持生存的最低保障线,而且这些省份的缺水状况还在加剧。

  课题组专家认为,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和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宣传节水意识和推广节水器具等是今后我国淡水资源挖潜的重要措施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水威胁论”加温我们该
    河北集纳良方突破缺水困境
    北京进入水资源紧缺期 20万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国人面
    水务改革进行时 中国式水权博
    水资源重复利用已成必然的趋
    高端视线:水资源开发实现超
    转变发展观念 切实保护“三江
    中华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二
    京冀水权引争议 华北平原水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