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胡静漪 陈爱民 见习记者王雯杭州报道 浙江省杭州水务集团旗下杭州市千岛湖原水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发布了全国首个包装饮用水产品碳标签——“杭水”碳标签。以500毫升瓶装水为例,其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1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一种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相比传统生产模式,每瓶减排约0.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瓶装水的消耗量逐年扩大,每年瓶装水消费所消耗的能源、产生的垃圾也逐年增加。”这家企业负责人彭兆媛说,碳标签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量化评估,并在包装上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这种形式可以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也将推动整个包装饮用水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包装饮用水行业碳足迹相关标准,“杭水”碳标签主要采用国际碳足迹评价准则,对上游原材料提取加工、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和产品废弃回收等6个环节进行核算,对300毫升、500毫升和5升这3个规格的瓶装水进行碳标签认证。
据悉,千岛湖原水公司是千岛湖配水工程建设运营主体。工程西起淳安千岛湖,东至余杭闲林水库,全长113公里的隧洞未设置任何加压泵站,完全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全程封闭式自流输水。工程年配水量为9.78亿立方米,按照单位供水电耗1.66千瓦时/立方米计算,每年需用电16.23亿千瓦时,但工程通过封闭式重力自流,实现了“零耗电”和“零碳”输水。
据核算,这一工程采用全重力输水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61.86万吨二氧化碳。不仅如此,水流在终点处设置调流调压设施回收富余能量。在其他环节,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如采用天然饮用水、使用可持续发展材料、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