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杨鹏:企业要通过“绿色…
让慈善捐助与企业可持续…
环保公益是有别于企业的…
王石:做公益和搞企业不…
王凯:为中国企业打造企…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NGO发展 >> 正文
高级搜索
“北京地球村”:NGO的胜利与忧虑
作者:李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3 16:41:23 | 【字体:

 

  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地球村就是和传媒分不开的,此后的生长过程中,地球村同样关注传媒的力量,为了传达自己的声音,地球村2004年创办了杂志《草根之声》,是一份反映中国草根环保组织理念与活动的读物,免费赠阅给相关人士。它的目的是为中国草根环保组织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环保组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参与。几年来,《草根之声》通过介绍环保动态、政策法规、民众声音等方式,增进了民间组织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从2005年7月开始,《草根之声》每月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各部分内容,注意从“警世钟”的揭露性、“草根快递”的时效性、主题议论的专业性、加强国际交流四个方面提升通讯质量。该通讯对一些重大环境事件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特别关注,为相关事件的妥善解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草根之声》通过它的广泛发送与互动,大大增强了民间组织的影响力,使国际社会更多地听到了来自中国草根的声音。

  远虑和近忧

  跟国内其他的NGO一样,地球村也面临着缺钱和缺人两重难题。

  虽然廖晓义说目前是地球村发展的良好时期,但是她仍然指出,缺钱是制约“地球村”往前走的重要原因。“这已经成了恶性循环了。”据廖晓义的介绍,“地球村”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外的基金会支持。通常是做好项目策划,然后向国外的基金会申请经费援助,这部分占了所有经费来源的90%左右。除此之外,间或有一些国内企业的捐助,但是这一部分的数量是相当少的,而且非常不稳定。国内的基金会目前还没有能够为地球村等NGO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廖晓义说,虽然“地球村”在国内的影响已经是比较大的,但是基本上没有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机会,目前政府在资金上没有任何的资助。

  就地球村所面临的长期发展问题,廖晓义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团队建设跟不上。一个运转良好的组织需要出谋划策的人,埋头苦干的人,但是同时也需要指手画脚的人,需要抛头露面的人。目前地球村还没有建立自己理想的团队,由于条件所限,地球村的员工时有流失。据地球村一位负责人介绍,现在地球村的全职职工有20多人,他们领取由基金会提供的薪水。人员流失,是国内NGO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内的NGO无力付出较高的薪水,不少人才大都流向国际NGO,还有不少人直接退出NGO组织。“如果地球村能够培养出一批各种类型的人才,那我就真的退休了,今后你们再采访地球村就不用找我,直接去找具体的负责人就可以了。”说到这些,廖晓义眼里充满了期待。(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新)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