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文化[28] 电脑[14] 教育[31] 娱乐[15] 文学[0] 体育[0] 旅行[22] 公益[0] 环保[35] 经济[0] 心情[28] 科研[15] 网络[0] 游戏[0] 设计[15] 论坛[0] 绿韵人[78]

Aggregated News

致橡树[To anny]

Publish date: 2009/5/31 12:01 Posted by 心悠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当归。

Publish date: 2009/1/20 20:52 Posted by 心悠
时光无痕,渐离不知觉将近一岁了,又是蔪新的一年,回家过得平淡也充实,享受到那温馨欢颜笑语,从阴霾到明媚柔光,悲喜同在。同时,偶尔还惦记论坛的人和事,真想,问一声:他们都还好吗?PS也封尘许久,都丢得七七八八了,但愿还能拾起来;虽失了这些,却收获了不少事物,或许这就是生活的五味。回来之时,还能保存一颗感恩的心:)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薇薇安 维斯特伍德

Publish date: 2008/6/23 00:17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年过六旬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依然对时装设计保有巨大热情。”——薇薇安·维斯特伍德时装界的姜,未必愈老愈辣,但纵横时装圈30多年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却仍然权倾时装朝野,一手打造的皇朝,到今时今日仍然没有被外收购,集“朋克教母”、“叛逆天后”、“时装女巫”等封号于一身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也没有...... 年过六旬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依然对时装设计保有巨大热情。   “没有文化就没有进步,我认为一间古老茶庄比百座摩天大厦重要,不要胡乱拆掉旧有建筑吧,要尊重前人留下的心血。”——薇薇安·维斯特伍德   时装界的姜,未必愈老愈辣,但纵横时装圈30多年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却仍然权倾时装朝野,一手打造的皇朝,到今时今日仍然没有被外收购,集“朋克教母”、“叛逆天后”、“时装女巫”等封号于一身的薇薇安·维斯特伍德也没有“垂帘听政”,年过六旬的她仍然披甲上阵,继续上演属于自己的神话。 每年的巴黎时装展上,人们总能看到有着一头蓬松金发、目光犀利、神采飞扬且气质另类的摩登女王,那就是薇薇安·维斯特伍德。悖离主流、坚持特立独行人风格,薇薇安·维斯特伍德数十年始终如一日的勇猛展现她旺盛的创作力以及反叛味十足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回家

Publish date: 2008/6/9 23:15 Posted by 心悠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醉花陰

Publish date: 2008/6/6 13:29 Posted by 心悠
醉花阴     2008-05-18 帘外敲声扰紊乱,犬吠闲人看。又五月重逢,岁月如梭,旧事空折叹。别经年暮然回首,静夜般委婉。一误数容颜,愿遇贤思,好与长相伴。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等在遠方

Publish date: 2008/5/30 16:05 Posted by 心悠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臭烘烘的年代

Publish date: 2008/2/9 13:37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尤伦斯开幕展你去了吗? 那种展览我怎么会去看呢!这么恶心的展览,典型的新殖民主义展览。   八五期间你在干吗? 我在纽约街头要饭。   国内的艺术家生活也不怎么样。 八五期间整个就是一个整不明白,一直到八九都是这样。   是因为时代整不明白,还是你们自己整不明白? 都一样。自己从来没离开过时代。我以为去了美国就明白了,结果跳到了笼子里以后发现更加不明白。   然后你当时在美国,怎么知道这边的情况呢? 八五的时候国内很热闹。那是一个知识引进期,乱吃不消化,所以八五根本就是水土不服,那时的作品,是有历史情结的,宏大叙事,所谓的历史责任感,说老实话就是僵尸的政治,从反僵尸政治出来的东西,如果仅仅是对政治历史的挣扎,很难走出来。直到今天中国人还没有真正走出来。如果能走出来,一定不是对政治的直接的一个所谓的反抗。今天开始有这种思考了。那个时候是不可能的,全是一批刚脱离苦海的人,然后就欣赏着伤痕、苦难、使命感,我觉得是挺恶心的一件事情。   我很奇怪刚从苦难中出来就欣赏伤痕美术,那不就是好像说,我刚不做奴隶了,我又养了奴隶在家摆着看。 对。我那个时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当代艺术:升值100倍之后

Publish date: 2008/2/9 11:45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像一棵大树,看上去枝繁叶茂,但根系非常不发达 □艾未未/文《财经》杂志如果单纯从交易额数字看,从2000年前后至今,海内外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的整体评估,大约上升了100倍;如果从市场发展的层面上看,两三年前,中国还只有几个标志性人物的作品受到关注,而今已经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其中包括上海的艺术双年展、广东的艺术三年展等有了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展;中国与国外艺术家之间各种形式的接触与交流,更是空前的活跃。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如此的发展速度,在全球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其原因则很简单——这个市场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几乎是从零起步。因此,我们在判断新一年当代艺术市场的趋势时,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前提。 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及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是中国当代艺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事件。当代艺术市场繁荣,更与中国近年来在世界上逐步上升的地位与自信密切相关。艺术信息的传播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受到阻止的现象,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从夹缝中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可以公开地谈论到真正形成,不过是最近三五年发生的变化。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当代艺术一直被看作西方资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

Publish date: 2008/2/8 18:53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古今往来丰富多彩,无法穷尽的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凝集我们人类集体或个体的欢乐,忧愁,悲伤,喜悦,焦虑和希望等感情,而成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东西,因此才会成为我们的需要.一方面,我们把自己的种种内在需要和感情通过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在艺术中找到人类不同种情感的表达 ;另方面,我们也从这些凝集着人类的内在需要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中观照和体验我们的情感和内在需要,并从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缓解,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我们人类需要艺术的第一个理由.我们需要艺术的第二个理由在于:显示境况都是不圆满的,在我们 的显示需要和满足之间都会有一定的距离,我们都生活在需要与暂时满足的矛盾关系中,一个愿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多更大的愿望.从个体方面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需要--缺泛--满足--新的需要这种无尽循环的矛盾境况中;从人类的整体来说,存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如同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样.然而,任何社会条件都不可能全部满足人的所有需要和愿望,我们人类时刻处在现实缺泛的境况中,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想让我们的愿望取得实际的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倪军 阿城 对谈(二)

Publish date: 2008/2/8 18:50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口: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个犹太人的教子有方的例子,小孩儿三岁了,他爹把他搁到窗台上,“往下跳”,小孩跳,他爹抱住了,放回窗台上,“再跳”,一跳又接住了,到了第三次,“再跳”,小孩啪地掉地上了,哭,跟他爹说“你为什么不接我”?他爹说你怎么知道第三回我还接你?结论是“不要相信任何人”。           ○:有个犹太穷人,住的屋子太小了,于是去找拉比想想法子。拉比说你有驴吗?穷人说有,拉比说那好,把驴牵到屋里去。穷人说我的问题是屋子太小了,你怎么还要我搞头驴进去。拉比说,牵进去。过了一天穷人来见拉比,说求你了,我屋里根本转不开身了。我记得好像拉比还让穷人再牵进去个羊什么的,最后穷人要疯了,拉比说,好,把牵进去的牵出去吧。穷人回去照做,顿时觉得屋里真宽敞啊。当年纳粹烧书,其中就有塔木德。      口:你比如钱钟书也好,钱学森也好,发展的方向可能很不一样,但他们小的时候接受中国文化传统的训练是一样的。犹太人的基本训练就是塔木德,相当于咱们的四书五经,但比咱们的四书五经要浩瀚,要深入,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界一直是在研究西方的思潮,西方是什么,思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倪军 阿城 对谈

Publish date: 2008/2/8 18:48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倪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及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艺术硕士(MFA),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人物”栏目主持人。          ○ 阿城     口 倪军           ○:关于西方,即使我们从明晚期耶稣会士利马窦来华开始,口头上也讲了三百多年了。就像西方人讲到东方,东方人会感觉太笼统,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尼人,泰国人,印度人,伊拉克人,一大堆,东方讲的到底是谁?          同样的,我们讲到西方,也是笼统的欧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主要是“列强”。不过其中有个东方国家日本,但日本是立志脱亚入欧,按照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改造自己,虽有天皇,但是立宪,实行资本主义的会计制度。所以,我们讲的西方,大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意思,按列宁的说法,是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          不过还嫌笼统。资本主义是具有各个国家特点的,是有差别的,更不要说欧洲,北美,澳洲还有社会民主党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是排斥社会民主党的,认为他们是机会主义,走议会道路。不过社会民主党的路线造成了高社会福利国家,过着一般中国人羡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藝術創業論--村上隆語錄

Publish date: 2008/2/8 16:28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藝術世界藉由社會接觸而成立的,光藝術作品本身是沒辦法自立的,沒有觀賞者就無法成立。」「不斷重複學習、訓練、實行、驗證,在遵循規則前提下與他人競爭,從中表現高等級的藝術,這就是所謂的藝術家。」「大部分的藝術家,做生意的意識非常薄弱,常常抱著相信藝術是純潔無垢的態度,既然這樣,就終生當它興趣就好了。」「所謂的藝術作品 ,不知道作法、賣法與方法,是無法產生的。」「要在現代社會的競爭原理當中求生存,就算是藝術的世界,也不能缺少策略,必須要確保製作作品的場地跟資金。」 節錄第一章:以藝術創業 --村上隆   「不凝視自己最混濁的那部分,無法創造出讓世界認可的作品。」「找到了欲望的方向,然後開始向前奔跑;剩下的就是長期抗戰的覺悟。」 節錄第一章:以藝術創業 --村上隆 「大部分的人都是喜好來看藝術作品,這是危險的態度。如果用主觀來判斷,眼前所有作品的真正價值就等於零了。」「作品的價值已經不是靠東西本身來決定」「對藝術最基本的態度是享受其中知性的『設計』或『遊戲』;享受設計或遊戲才是歐美的美術世界對藝術的基本態度」「現代美術評價標準是概念的創造;被肯定的是『概念』與『觀念』的部分。透過作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艺术创业论(目录)

Publish date: 2008/2/5 13:16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目录 中文版序 推荐序 台北市文化局长 李永萍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 李魁贤 富邦艺术基金会执行长 翁美慧 PPAPER/AANGEL/ICB发行人 包益民 台湾戴姆勒克莱斯勒总裁 葛福睿 第一章      以艺术创业 艺术需要世界水准的行销策略 为什么我的画能卖一亿 媒体炒作提高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是发挥想像力的生意 艺术的顾客是极奢华的有钱人 应该让业界帮助自己施压 不知业界构造无法存活 经济无法自立,就会变成一颗棋子 不能拿没钱当藉口   第二章      艺术需要有开国精神 发想比技术更值得***心力 不受国际肯定的作品,就没有意义 将个人经历品牌化的方法 要产生价值,注解比才能重要 以集团从事艺术创作 凡人比天才更容易生存 应该理解世界标准的脉络 艺术家必须在本地决定胜负 正统是什么?   第三章      创造艺术价值的训练 像瘟神般的“六千八百万日元” 越是不受好评的作品越可能爆红 向世界提出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艺术创业论

Publish date: 2008/2/5 12:56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2008-1-15 11:09:01上架    繁体中文;台湾出版 商周出版 2007-10出版;;ISBN:9789861249292 作者:村上隆;译者:江明玉 大32开;胶版纸;黑白+彩色书印刷;平装;243页; 议性最多的现代艺术家村上隆,2006年出版了一本《艺术创业论》,再度为艺术界掀起涟漪。村上隆在新书里,丝毫不讳言艺术对他而言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为了实现他理想中的「艺术创业」,他认为艺术不但要投入金钱,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及宣传战略。   1962年生的村上隆,正是法国名牌Louis Vuitton畅销的樱桃包设计者,这款包包为老牌的Louis Vuitton创下了销售佳绩,也让这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重新翻红。村上隆的作品反映日本消费世代的思考,人因为消费而存在,艺术也是商业,艺术家也是企业主。  在新书《艺术创业论》中,村上隆以过来人的姿态,详论他在纽约艺术圈成功的过程。村上说:「艺术必须有放诸世界皆准的战略,光是靠熬夜及努力是入不了门槛的。」他也说:「今天日本的艺术家都是些穷酸、头脑不好、廉价的人才。若要制作让有钱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书评:村上隆的「艺术创业论」

Publish date: 2008/2/5 12:51 Posted by 优思美地 usmd Spirit
文:林乐鹏(香港知名青年艺术家) 作  者:村上隆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12日  香港从没有一个时期如现在这样,在政府、民间甚至商业及媒体层面,都讨论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更准确的说,是讨论艺术与产业及金钱的连系。如果要讨论三者的关系及相互的影响,有台北文化局及富邦艺术基金等作推荐序、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的新书《艺术创业论》,是一本值得细阅并反省的参考读物。  在四个章节中,村上隆以个人的经历,从大环境处着墨,讲述西方艺术界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解释艺术价值及品牌是如何被建立起来;而作为艺术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及能耐,并且突破以一个人力量创作的限制,将历史及不同的文化脉络连结,例如他策划的「超平面」展览,利用西方的艺术制度及理解艺术的方式描述日本的视觉文化及精神,打开两国当代艺术沟通的门路。  村上隆以创业的精神实践他的艺术创作,毫不讳言他对创作之路悉心的编排、策略运用、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这破灭了艺术高尚而浪漫的幻象,犹如将魔术师的把戏揭穿,也许对观众或艺术工作者来说有点不是味儿。但从字里行间,却处处显露他对现实的批判,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担忧或不满。  
Similar Sites Search in Google RSS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