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巧解“河长”被投诉难题 拉近政府与市民距离
图为整治后的广东省广州市新河浦涌,已经摘去了往日黑臭水体的标签。
陈惠陆摄
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会议强调,全面推行“河长制”,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要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利用APP与公众沟通,共同治理河涌污染,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值得借鉴。
◆本报通讯员 陈惠陆 黄泽欣
“河长制”是广东省广州市治理河涌污染、明晰治污责任主体、确保治污实效的一项重要制度。截至目前,广州市187条黑臭河涌共604名“河长”全部到位,首批共398块“河长”公示牌耸立在广州各条河涌旁。
“‘河长’电话无人接”、“电话本人接听率极低”……这是以往广州“街坊”致电公示牌上“河长”投诉河涌污染时的真实写照,市民纷纷给“河长”一个大大的“差评”。
近日,为解决这一投诉难题,这批公示牌又统一加上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二维码,它到底有何内里乾坤?对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发动社会共治能起到哪些实际效用?
□手机找到河长
■避免投诉无门
在人来人往的荔湾涌旁,竖立着一块“河长”公示牌,上面除了各级“河长”的联系方式外,还有一个大大的二维码。细心的市民黄先生发现后,好奇地打开手机扫一扫,界面弹出“广州治水”APP的下载链接。下载完成打开发现,这个APP竟然包含了广州市所有河涌信息、“河长”联系方式、广州治水的最新动态、投诉平台和河涌排行榜等内容。
最让黄先生感兴趣的是投诉平台的功能。黄先生介绍,自己家就住在一条河涌边,河涌时不时有漂浮垃圾和水体污染物,自“河长”公示牌竖立以来,曾几次致电“河长”,希望能清除垃圾污染物,加快治理,改善河涌水质。然而,好几次打电话都没人接,有人接了也仅仅口头表示已记下投诉会尽快处理,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有了这个APP后,投诉变得很简单,白纸黑字谁也推诿不了。”黄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家门口这条河涌的水质状况、整治目标、各级“河长”联系方式等。更重要的是,能直接通过投诉平台反映河涌污染情况,每次很快有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状况,并进行处理,事后,河涌的污染原因、处理情况等还会公示在APP上。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赵雪峰说:“广州河网密集,‘河长’公示牌竖立以来,投诉电话与日俱增,问题解决不到位的情况凸现出来。”
据介绍,有了这个APP,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广州市每一条河涌的情况,投诉也找到了更好的平台,再也不用担心身边的河涌无人治理了。
“从线下转为线上的投诉平台最受市民欢迎。”赵雪峰告诉记者,自APP正式发布以来,许多市民通过APP向市水务局反映看到的河涌情况,水务局也迅速对投诉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颜色反映水质
■投诉人可点评
赵雪峰介绍说,“广州治水”APP是广州市水务局推出的水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平台,目的是向全社会公布广州市的河流(涌)“河长”信息及水质数据,更规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建议,推进“水更清”工作开展,宣传水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广州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APP涵盖了新闻动态、河道信息、投诉公示和投诉处理排行榜4个版块。在APP首页可以直观地看到每天河涌水质的数据。水质采用6种颜色标注类别,天蓝色、深蓝色、绿色、深绿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了Ⅰ类至劣Ⅴ类水的标准浓度以及逐月的浓度曲线,方便市民清晰理解每一条河涌的水质状况。
新闻动态方面,APP内涵盖了广州治水的工作动态、政府的通知公告和一些水务的基本常识与专题研究等内容,从各方面实时展示广州治水各方面的努力与工作。
河道信息方面,以APP这种电子公示牌的形式,对全市范围河涌的“河长制”信息进行公开,并且将逐步通过广州市环保局的在线监控系统,对全市范围河涌的水质进行公开。
市民可以通过APP清晰地看到河涌的起始点、长度、“河长”职责、整治目标等。每条河涌都附上了各级“河长”联系方式。例如白坭河的区县“河长”是林中坚、镇街“河长”是童志辉,还有下一级的河道警长,并附上专门的联系人和联系部门。
记者发现,投诉人还可以针对本次处理结果进行点评,APP会将每条河涌的处理程度、满意度、投诉量进行统计排名。
记者在投诉公示平台看到,市民张先生投诉白云区马东洞坑涌有大量红泥浆水污染水体,相关工作人员很快就到场处理,红泥浆等污染物被清理干净。事后,工作人员还在公示平台上回复:“马东洞坑涌由市督办整治,接到投诉后经实地考察,已安排清理,现水流已恢复顺畅”。此举得到市民的五星好评。
此外,市民投诉河涌旁出现违建、非法养殖场等情况,相关职能部门也都及时实地巡查,并一一处理做出答复,并得到市民不错的评价。
有关治水专家表示,广州治水APP平台拉近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普通市民的距离,起到及时沟通社情民意、推动社会共治的良好效果。
□开展细致调研
■因地制宜整治
有关治水专家表示,广州治水也不是单靠一个APP,发动群众监督举报就能解决全部问题,还要从政府决策、人大监督、工程治污、产业调整,创新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施策,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广佛(广州和佛山)跨界河流污染整治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是广州市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州市建立了由市长任召集人的全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治水重大问题。自机制建立以来,共组织召开13次治水联席会议,解决疑难问题80余个。
跨市河流和污染较重的河流是广州治水的难点和重点。广州加大治水资金投入,大力推动工程治污。据介绍,广佛跨界16条河涌整治工程共计111项,总投资130.16亿元。截至2016年4月底,完成率达52.7%。
“没以前那么臭、那么黑了。”家住河涌边的市民小李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据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治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但是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治污工程的不断推进,以前一些直排河涌的污水慢慢地都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水体污染负荷小了,水质自然就慢慢变好。
在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方面,各条河涌黑臭的状况各不相同,一刀切的治理方法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广州认真细致地逐个调研城中村,以车陂涌为试点解剖麻雀,探索“流域为体系、河涌为单元”的治理新思路,制定实施《车陂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同时督促各区制订辖区内黑臭河涌整治方案,制定出《35条黑臭河涌治理工作意见》,按照“小微改造,经济合理,切实管用”的原则,启动对35条黑臭河涌整治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复核。
治水非一日之功。广州市环保局表示,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一步,广州市将以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统领,以广佛跨界河流污染整治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