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绿植别样美 生态立镇守碧水
图为梅坑镇的乡村景色。
◆屈云鹏 本报记者钟奇振
广东省新丰县梅坑镇,这个只有区区3万人的经济落后小镇,却被省政府授予“十二五”环保先进集体。位于东江水系最大支流——新丰江流域,镇内梅坑河的流域面积占新丰江流域面积近三分之一,水质好坏对新丰江乃至东江举足轻重。即使毗邻珠三角,坐拥丰富的瓷土资源,还面对众多造纸、陶瓷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多年来梅坑镇以生态立镇、旅游富镇,坚守一泓碧水。
■小小池塘净化生活污水
来到梅坑镇梅南村,有一种别样的景观池吸引着人们的视线。30平方米的池子里漂着一个个小小的浮床,浮床上种着繁茂的美人蕉,在池子的角落里有排水口正源源不断地排出清水。
“这是污水处理池”,梅南村村主任李乔进介绍说,这种奇特的“装置”实际是附近几十户人家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村民们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集水管道自流到处理池中,通过在池中设置浮床并种上可净化水质的美人蕉等植物,将成分并不复杂、浓度适宜的生活污水净化后排出。
“以往家里都配建个化粪池,又脏又臭,现在有了处理池就不用化粪池了,又卫生又环保。”附近的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门前有个池子,就像风水塘,风水都好了。”
梅坑镇副书记谭文增介绍,全镇的20多个污水池用地,刚开始跟村民征地时,有人原以为是建房子,提出要补偿,但了解到建污水处理池后,都很支持,说不用补偿了。
污水池建成以后,可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整治,净化了污水水质也美化了周边环境,成为梅南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真是小小的投入,大大的改变,以往脏乱差的臭水沟,现在变成了景观池,环境搞好了,大家都开心。”李乔进说。
一直以来,农村日益严峻的污水、垃圾问题是饮用水源水质的重要威胁。而梅坑镇通过兴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等措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保护了饮用水水源,打造了梅南村、禾溪村等一批生态示范村。
梅坑镇还在10个行政村建设了24个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引导生活污水集中有效处理。近期计划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打造一个集污水治理与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小型湿地公园。
■自治自律,垃圾管理有序
走进禾溪村,阡陌交通,流水潺潺,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谭文增告诉记者,禾溪村不单在污水上下功夫,垃圾管理也很独特。
“我们村每家每户实行门前卫生环境三包,镇里也给我们配备两名保洁员,垃圾收集好就有专业清洁公司过来清运。”禾溪村村支书潘划泼说。
除了保洁员的履职,禾溪村在成立村民理事会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用经济、制度和道德的力量管理村卫生、环境问题,力争让村民在环境方面自治、自律,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理事会的成员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每天要在村子里面巡查,看有没有乱倒垃圾,遗弃死鸡死鸭等现象,看到了就上门督促提醒。”禾溪村村支书潘划泼说,理事会还负责监督保洁员要定期签到,及时清理垃圾收集点垃圾。
禾溪村还每户每月象征性地收取1元钱垃圾处理费,年终再补回给村民。同时,针对没有维持好环境的村户也会有相应的罚金制度。
环境卫生搞不好还要罚。“村里对70岁老人每年有200元补贴,如果门前卫生三包搞不好,这200元就不发了,算是罚款。”潘划泼向记者表示。
环保建设如何解决资金难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镇里把省、市、县各种来源的农业、水利、环保、卫生等各类资金统筹起来使用。正是这种攥指成拳,劲往一处使的做法,让梅坑镇农村环保工作迅速推进,取得成效。
据介绍,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梅坑镇逐渐形成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镇里购置垃圾压缩车、拖拉机、垃圾桶等垃圾清运设备,每年投入200万元运行费用给各村配备环保保洁员,并委托专业清洁公司清运垃圾,实现全镇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
■坚守生态立镇,期盼生态补偿
“生态立镇,是我们的底线。对于有污染的投资项目,效益再好,我们也不要。”谭文增说。生态环境是梅坑镇经济发展的命脉,对于污染企业的准入标准梅坑镇非常严苛。
据介绍,近年来,梅坑镇拒绝了10多个陶瓷、塑料等项目,并关停了一家造纸厂,养殖场也实现环保养殖。生态立镇的同时,梅坑依托温泉等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变良好生态为金山银山。
“我们山好水好,农产品很受欢迎。”禾溪村潘划泼主任说,青菜普遍会比市面价格贵1~2块钱,因为纯天然无污染,吃着放心。
在梅南村,生态旅游则为村集体带来了不少收入。一栋古老的砖瓦房,被改成了乡村旅馆,旅馆的外面摆放着一些常用的农具,斑驳的砖墙上挂着木制的招牌,旅馆的周围则是一片翠竹环绕,颇有种田园趣味。
一位村民介绍,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水塘,十分影响周边环境。在启动农村连片综合整治以后,不但铲除了烂水塘还在上面建起了乡村旅馆。 据介绍,这种乡村旅馆采取承包的运营模式,村集体和承包商三七分成,每年梅南村集体可以实现两万多元的收益。这两年到梅南村游客超过4000人,还带动了村里鸡蛋、稻谷等农副产品的销量。
此外,良好的生态,让梅坑镇的温泉旅游更具卖点和吸引力。环境效益优势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也在逐渐凸显。
俗话说,无工不富。总体而言,梅坑镇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群众生活也不算宽裕。“禾溪村的变化,离不开省委组织部、县环保局等部门的帮扶。”潘划泼主任说。为了保护东江,梅坑镇放慢经济发展脚步,所以当地政府和村民也期待着多形式的生态补偿。
在新丰江的源头,梅坑镇执着地建设着美丽乡村,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践行着 “两山论”,也盼望着生态补偿的春风。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