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优势菌用于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研究
由表2可以看出,与不加复配优势菌相比,投加复配优势菌后出水水质提高,同时剩余污泥的增加量降低。但是各组复配菌并不能同时使污泥减量和出水效果达到最佳。2号复配优势菌对COD去除效果最好,但剩余污泥的增加量较大;3号复配优势菌虽对COD去除不是最高,但剩余污泥的增量最少;4号复配优势菌仅仅对氨氮的去除较好:6号复配优势菌也只是对总磷的去除较好;只有5号复配优势菌,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了49.33%,同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也相对较好,达到了要求的出水指标.并且剩余污泥的增量只比3号菌略有增加,为17.51%。因此,综合考虑选择5号复配优势菌为最佳投加量,既达到了较好的出水水质,又减少了剩余污泥量。
3现场模拟试验
3.1试验材料和测定方法
现场模拟试验装置根据某污水处理厂实际氧化沟结构和尺寸按1:100的比例缩小,装置尺寸大小为1450mm×660mm×41mm。出水指标及其测定方法与试验室相同。
3.2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中污水和污泥的沉降比、曝气时间均与实际氧化沟一致。复配优势菌的投加量与试验室相同。
3-3试验结果及讨论
处理后的污水各项出水指标及去除率见表3。
对比表2、表3可以看出,现场模拟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相同。投加复配优势菌比不加的效果明显,同时均是5号复配优势菌不仅对污水处理效果有所提高,而且对污泥减量效果也很明显。通过对比也可以看出,现场模拟试验效果比实验室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实验室试验为静态试验,而现场模拟试验为动态试验。
4机理探讨
复配优势菌中各菌种能够分泌合适的细胞外酶用于分解难溶的有机物,这种酶不仅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还可以使不容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有利于细菌利用二次基质,减少剩余污泥量。
对于自然界中常见的有机物,许多细菌都会在好氧环境中将其彻底分解,但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则需要由微生物菌群来完成降解。因此,根据北方污水的性质,从污泥中提取优势菌,与EM菌进行复配,通过加入适量的复配优势菌,可提高菌胶团中多种微生物的相互配合效果。而且,复配优势菌的加入,还增加了大量原生动物(钟虫、累枝虫等)和微型后生动物(轮虫、甲壳虫等)的食物,使得他们的活性提高,从而提高了出水水质。
适量复配优势菌的加入,有利于除磷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使污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提高[3-5]。
5结论
(1)复配优势菌的加入,在提高出水水质时同时减少了污泥产量。在模拟实际工艺条件下,确定每升污水中投加复配优势菌EM、5#、6#、8#的最佳体积数为5、4、7、4mL。该条件下,其对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4.1%、74.99%和55.54%,而剩余污泥增加率只有26.9%。但对于特定污水,优势提取菌的确定及复配菌投加量需要通过具体试验来确定。
(2)适量复配优势菌的加入,可以提高污水的出水指标,加大中水回用范围,节约水资源。同时还可以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减少污泥的二次污染。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