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水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作者:罗栋燊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数:1029    更新时间:2010/4/6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课题中,水已成为重要问题。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已被联合国列入13个贫水国家行列。我国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有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除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数量有限、气候反常等自然因素之外,人为因素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自然—人—社会(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的保障。

  福建是我国水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181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居全国第八位,人均资源336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河流众多,共有29个水系、663条河,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多发源于本省,并在本省独流入海。闽江长541公里,流域面积6.09万平方公里,是东南沿海地区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福建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181万千瓦,年可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全省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河流水质保持优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城市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改善。到2009年,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1座,日处理规模26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3%。在流域综合整治方面,省政府批准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年度流域整治计划,年度共投入13.6亿元,155个重点整治项目基本完成。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全省投资2.17亿元整治15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地,规范324个建制镇水源保护区管理,开展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工作,保障饮水安全,各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并有所改善。

  我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全省工程性缺水、局部地区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局面依然存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较严重,在生活用水方面存在浪费现象;水资源污染有加剧趋势;流域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由于流域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缺乏统一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相结合模式。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经验,成立福建流域管理局,解决在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多龙管水、多龙治水”问题,建立具有权威的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理顺流域统一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在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方面,制定《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流域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定取水许可的基本原则,界定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实施范围、管理方式、分级管理权限、取水限额等;加快完善取水许可申请、受理、审批程序,明确审批依据、审批权限与期限、不予许可的情形,建立听证制度;制订规范化管理标准及达标实施计划,细化取水许可证的准取水量和准取水时间,增强取水许可管理的可操作性。在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面,建立市场机制,加大水资源配置,发挥水环境管理的市场作用,最大限度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促进水资源的优化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合理制定水资源价格;建立科学的水资源补偿机制,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如可以以政府为征收主体,对其行为可能对水资源的使用和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征收水资源补偿费,用于水资源的调查、监测、评价、保护、管理等政府事务和水体综合整治等公益性工程。在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方面,加快建立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根据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的规定,确定各类用水户的合理用水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用水;通过定额核定区域用水总量,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制定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并以各行各业的用水定额为主要依据核算用水总量,在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水量分配。

  加强重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污染处理技术、环保技术,从生产源头控制污染。在重要流域沿岸,推进农业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生态型农业转型,工业由低层次加工向高新技术应用转型,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现经济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调整工业结构,对重点流域内的污染企业,利用生态化技术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坚决关停;严格控制化工、造纸、酿造、纺织印染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准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做到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对重点流域沿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率。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对城镇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排放、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制定有关鼓励和优惠政策,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和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加剧趋势。

  加快推进主要江河水源地、严重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加快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网络建设。在闽江、九龙江、汀江等流域的源头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现有植被和自然环境严加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加大退耕还林力度,防止水土流失。在一些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的区域,实行林业和农业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发展林业与药材、食用菌等副业相结合的生态林业,既能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他们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又能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快流域农村新能源建设。在流域沿岸因地制宜地推广沼气池、节柴灶,发展小水电建设,实现以气代柴和以电代柴,不仅能减少农村燃料用材,保护流域的森林资源,同时可以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建立水资源和流域环境监测制度,并通过多种渠道定期公布监测数据,让社会及时了解与水资源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高科技监测系统,应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严格控制排入流域的污染物总量,加强流域水资源宏观调控,实现信息在整个流域实时共享。建立流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域水资源数据库,达到水资源信息接收、校验、存储、处理自动化。

  鼓励公众和企业等社会利益主体参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实行透明管理,让公众关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自觉参与控制污染发展。建立环保信用评价体系,使企业的声誉、社会形象、产品和经济利益与企业环保行为挂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促使企业制定较高的环境目标,实行清洁生产和废物再利用,发展污水处理技术。鼓励环保组织参与水资源保护。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