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治水 实现淮河安澜

作者:王三运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点击数:1430    更新时间:2010/10/13

  淮河流经豫皖鲁苏四省,安徽独居其中。431公里的皖境干流,浇灌了全省46%的国土,养育了全省60%的人口。无论是历史、当代还是未来,淮河都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流域群众的不懈努力,淮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洪排涝减灾综合效益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的科学治淮之路,铸就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巍巍丰碑。

  一、60年治淮大业,成果辉煌,效益巨大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国家百废待兴、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向淮河洪涝灾害宣战,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淮河中段历来是治淮的重点和难点。从上世纪50年代起,安徽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和磨子潭等4座大型水库;利用淮河两岸湖泊洼地,兴建了城西湖、城东湖、濛洼和瓦埠湖等4个蓄洪工程,开辟了18个行洪区;在淮北平原开挖了新汴河、茨淮新河等大型分洪河道,建设了一大批闸站,初步形成了淮河中游的防洪工程体系。1991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的重大决定,其中涉及我省的有14项。目前,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防洪工程相继建成,淮干正阳关以上河道排洪通畅,低标准行蓄洪区群众得以安居,淮北大堤可以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淮河整体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60年来,安徽省治淮工程累计投入478亿元,共完成土石方125亿立方米,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这些工程产生了防洪减灾的巨大效益。 2007年淮河大水与1991年、2003年的量级相当,但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倒塌房屋、转移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呈现“五个减少”,比1991年、2003年分别减少50%和30%以上。这些工程产生了农业增产的巨大效益。尽管近年来各种灾害不断,我省粮食仍实现连续6年丰收,去年总产61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其中小麦总产240亿斤,连续7年增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昔日的“水口袋”正在变成今天的“米粮仓”。这些工程产生了生态环保的巨大效益。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城乡饮水安全得到保证,淮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工程产生了协调发展的巨大效益。今日的淮河流域,已经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今日的沿淮人民,不仅远离洪水威胁,更实现了安居乐业,和全国人民一样,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二、艰辛治淮历程,创新不断,经验宝贵

  60年的治淮历程,充满艰辛探索,积累很多宝贵经验。回顾历史,我们深切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综合国力省力的不断提升,流域各省的通力协作,沿淮人民的积极参与,是淮河治理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也是最值得我们珍视和坚持的经验。

  在艰难曲折的治淮实践中,安徽人民与流域各省一道,不断深化对治水规律的认识,不断强化水利的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不断深入探索淮河治理的有效举措,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徽实际的治淮路子。我们始终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大胆实践,着力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不断创新治淮工作理念,努力推进从单纯控制洪水向有效管理洪水转变。我们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治淮思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强科学研究和基础工作,充分认识淮河流域气候地理、河流水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治淮的各项举措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需求,发挥出最大的工程效益。我们始终坚持水利的公益性基础地位,作为水利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淮河治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充分发挥财政对治淮建设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治淮事业的扎实推进。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团结治水的工作理念,把安徽的治淮工作置于流域全局之中,自觉服从流域总体规划,主动作为,甘于奉献,努力做到上下游、左右岸和不同行政区域兼顾,防洪、除涝与抗旱、治污并举,兴利与除害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形成治淮的强大合力。这些是安徽60年不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做法,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治淮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展望治淮蓝图,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淮河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社会条件,决定了治淮必然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但是淮河流域防洪除涝体系还不完善,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仍然偏低,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洪涝灾害频繁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进一步加快治理步伐,是沿淮人民的殷切期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对于流域各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淮河治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重大机遇。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作出“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的重要指示。今年的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一轮治淮的目标任务。新形势新要求,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对于安徽来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蓄泄兼筹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更加注重防洪减灾体系的健全,更加注重治淮综合效益的发挥,为实现淮河安澜、流域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

  一是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及建设工程,提升淮干中游的排洪能力。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淮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对现有行洪区废弃一批、改造一批、提高一批,对保留的行洪区建闸控制,提高进洪标准。通过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优化调度运用方案,在确保设计洪水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中等洪水排洪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扩大淮河入海、入江通道,以更强的气魄、更大的手笔,向根治淮河的目标奋进。

  二是实施淮干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工程,保障沿淮人民群众居住安全。加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有步骤实行淮干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逐步解决好区内居民安全居住与行蓄洪水的矛盾,既要使行蓄洪区按计划正常运用,又要努力提高沿淮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三是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和灌溉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打牢基础。加大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力度,使涝灾严重的平原湖洼地排涝标准基本达到5至10年一遇,改善区域排涝条件,全面提高除涝减灾能力。着眼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改善沿淮淮北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加强流域内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为沿淮淮北跨越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前期论证工作,提高流域内的水资源配置能力。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沿淮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五是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凝聚起治水富民的强大合力。今年汛期,温家宝总理到安徽视察专门提出了“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顾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这是对沿淮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褒奖,也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治淮工作的殷切希望。在新的治淮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积极投身于治水兴利、强省富民的宏伟事业。

  淮河安澜,百姓安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巩固已有治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治水兴皖进程,在淮河治理新的伟大战斗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安徽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