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让松花江重现盎然生机

作者:吴殿峰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1739    更新时间:2011/5/27

    在松花江黑龙江省同江段,许多渔民忙着捕捞江鱼。这些江鱼个头大、品种多,乌苏里白鲑等很多消失多年的珍贵鱼种开始现身松花江。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殿峰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殿峰


  松花江哈尔滨段滨江铁路桥附近,小女孩宋语诺正兴致勃勃地蹲在水边看爷爷钓鱼,脸上绽开了笑容。在他们身边,钓鱼和拾蚌的人还有不少。


  在松花江的另一段,同江市横江口向阳滩,渔民曹同海的脸上同样绽开了笑容。这里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界处,一网下去,曹同海原本严肃的脸有了笑容,不仅鱼多,而且还有条四五斤重的大鲤鱼。


  哈尔滨市道外区居民李凤春几乎天天都到江边垂钓,他说,这几年松花江保护得好,江里的鱼多了起来,除了鲤、鳙、鲢、草等常见鱼种,鲫花、鳊花、胡罗等名鱼也能见到,钓到二三十斤重的鲤鱼、鲶鱼也不再是稀罕事。


  据李凤春讲,他在江边长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松花江水草丰茂,水里的冷水性鱼类有100多种,经政府部门确定的就有79种。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松花江污染严重,加上水量较少,鱼的数量及品种大幅减少。


  记者了解到,“十五”末,松花江陷入严重污染状态,加之随后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让这条母亲河伤痕累累,一些江段难见鱼类。


  “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7年5月,在哈尔滨召开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让松花江休养生息,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作为干流所在省份,黑龙江省多措并举给予松花江充分的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使松花江再现盎然生机。


  治污提速    不让一个项目掉队


  松花江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松花江干流在黑龙江省长度为939公里,流经60个市(县),流域面积近60%,流域人口占全省70%,流域内经济总量占全省70%。同时,松花江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


  “头些年,跑大船的有句话,‘喝松花江的水得黑骨病’。”曹同海回忆说,“开江鱼一炖,满屋子‘六六粉’味儿,熏得人都呆不住,更别说吃了。”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平告诉记者,为还给当地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松花江污染防治作为重点,每年组织流域内两省一区召开一次高规格部际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作为下游地区,黑龙江省积极履行地方政府责任,有序推进松花江污染防治工作。省政府把松花江治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专门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推进、地区包总量、部门包责任的“三包”责任制。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公开表态:“力争不让一个项目、一个地市掉队,保证全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按期保质建成投产达效,向国家和黑龙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将松花江治污与监管法制化,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一些地市人大把治污工作列为专项视察和执法检查内容,还将治污进展纳入纪检委行政效能监察范畴,实施提前问责。


  对治污进展缓慢的地市,黑龙江省主管副省长逐个约谈地方“一把手”,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仅2009年,就有5个地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被约谈,有效推进了全省治污工作。齐齐哈尔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扩建项目治污任务重、进展缓慢,如不按期完成将直接影响全省治污成效,于莎燕和李平定期到现场督办,使项目克服了北方冬季高寒、施工期短的困难,在半年内建成,创造了“松花江速度”。


  强化监管  抬高门槛挡住污染源


  为有效推进松花江治污,黑龙江省建立了多部门联合督察推进机制,省政府责成环保部门牵头、发改委和建设厅配合,组成联合督察组,采取“厅长包地市、处长包项目”的办法,深入各地市和企业,现场帮助解决治污中存在的问题,3年开展联合检查20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治污项目建设。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污染防治处处长马健说,为推动治污项目建设,环保部门不惜拿出杀手锏——“区域限批”。对全省13个地市中的7个采取了这项措施,各地迅速整改,筹措资金推进治污。


  据统计,黑龙江省近5年累计退回、暂缓审批和否决重大建设项目116个,关停取缔污染企业1130家,限期治理1416家,确保了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目前,全省抽查可能有问题的排污企业总超标率由过去的88%下降到18.6%。


  针对松花江流域产业布局环境风险大的问题,黑龙江省提出了“力争不发生、发生能控制、污染不蔓延、确保不入江”的工作原则,重点防范环境风险,黑龙农药化工被关停,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黑化集团环境风险源得到妥善处理。


  为监管跨界河流水质,环保部门还在全省实行江河水质“黄橙红”三色警戒,将松花江重点支流断面监测情况定期通报辖区政府,对5个劣Ⅴ类断面提出了黄色警戒。


  多方融资  两增一减水质改善


  记者了解到,珍贵鱼种再现松花江,是松花江流域治污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志,这一成效得益于沿江大量污水处理厂建成形成的减排能力。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并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16个项目,计划投资77亿元,全省实际完成治理项目520个,累计投入污染防治资金达到124亿元,是规划项目总投资的1.7倍。


  多渠道的投资使全省污水处理厂数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厂由原来的6座发展到5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从45万吨提高到290万吨。目前,所有省辖城市全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较“十五”末期提高30%,松花江流域水质得以显著改善。对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55个河流断面的最新监测显示,流域内水质达标率比“十五”末提高了23.63%。


  据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统计,“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116个治污项目累计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13.32万吨。


  黑龙江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孙庆民说,由于俄罗斯对松花江水质高度关注,省环保部门积极与俄远东4个州(区)签署了环保合作纪要,通过对中俄界江、界湖进行联合监测,促进两国环境合作全面升级。最新监测显示,松花江同江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达标率超过90%,受到俄方好评。

 

    生态回归    还母亲河清澈的原貌


  现在曹同海到江边打渔,已经不从家里带水了。“现在水质一年比一年好,江水烧开了就喝,不用从家里带。放心,松花江水该是啥味儿,我一口就能喝出来。”他说。


  “谁来给松花江水质的变化做个鉴证?鱼和水鸟是最好的检验员。”黑龙江省三江环境监测站站长宋男哲对记者说,由于松花江冰封期长达近半年,鱼类能过冬才能有大鱼出现,这就对水中溶解氧浓度有很高要求,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水质评价指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同江断面溶解氧浓度稳定在Ⅰ类水体标准。


  记者将采访中拍摄的渔民捕捞江鱼照片请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马波鉴定,马波看后十分兴奋,“渔民捕捞的鱼就有大量的乌苏里白鲑,这种鱼是冷水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如果水质有污染的话是不会出现的。”“另外,渔民捕捞上了狗鱼、鲇鱼,这些鱼是吃小鱼的,说明松花江里适合它摄食的鱼多了,处在食物链上端的狗鱼就多了,也能充分说明水质变好了。”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以来,松花江流域的湿地得到了明显恢复和保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丹顶鹤等逐年增多,再现北大荒的原始风貌,为三江平原国家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了生态保障。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多次视察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松花江治理效果显著、水质明显改善后进一步提出,要使松花江成为全国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样板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示范区,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要求黑龙江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总结经验做法,争取“十二五”期间作为典型在重点流域推广。


  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改善支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干流断面水质达标率。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发展、绿色崛起。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将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计划总投资约150亿元,重点解决污水处理厂覆盖率、重点水体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畜禽养殖业导致的面源污染等问题。按照长远规划,到“十三五”结束时,松花江全流域的环境质量将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水平,再现东北三省(自治区)“母亲河”的生态原貌。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