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污初现曙光 生态治湖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
“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实现完成投入171.77亿元,是“九五”、“十五”期间总投资的3.6倍。其中,国家投入23.36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7.07亿元,昆明市财政投入7.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渠道融资113.44亿元(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升级贷款27.6亿元,发行滇池治理企业债券8亿元,其余为昆明市融资贷款以及利用国外贷款)。
目前,滇池治理“十一五”规划报告中的65个项目全面实施,完成57项,在建8项。据云南省水利厅厅长周运龙介绍,补充报告中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现在正在进行中。建成后每年将向滇池补充生态用水约6亿立方米,使滇池水变“活”,预计到2020年,滇池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云南省环保厅湖泊处处长陀正阳认为,目前,滇池治理中仍存在外源污染治理远远不足,内源控制需加大力度,发展压力加大,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过程长,湖泊水质的改善历时长等问题。特别是在全社会保护滇池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还不够强,乱扔、乱放垃圾和乱排污水、偷排废水等现象仍然突出,开山采石、侵占水面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全民参与滇池保护的格局尚未形成,还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广大市民自觉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意识。(本报记者任维东 通讯员 石慧洁)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