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水资源与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探讨
[摘要] 介绍了泉州市水资源情况, 分析了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泉州市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 管理体制; 泉州市
1 泉州市水资源概况
1.1 水资源量
根据泉州市水资源公报, 2000-2007 年间全市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8.05 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为29.83 亿m3, 水资源总量为98.38 亿m3, 其中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39 亿m3。2003、2004 年是枯水年, 水资源总量只有64.15 亿m3 和64.47 亿m3,2000 年是丰水年, 水资源总量为142.62 亿m3。8年间水资源总量的年际最高与最低比值达2.22 倍。现状年2007 年是平水年, 水资源总量为98.58 亿m3。在各县(市、区) 中, 以安溪县水资源量最为丰富, 以石狮市水资源量最为短缺。
泉州市人均水资源量为1 282 m3, 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0.58, 属水资源相对紧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以德化县最多, 其次是安溪县和永春县, 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是石狮市。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建国60 多年来, 泉州市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2007 年年底, 已建成山美、惠女2 座大(二) 型水库, 17 座中型水库, 391 座小型水库, 总库容15.79 亿m3, 兴利库容8.3 亿m3。山美水库是泉州市最大的水库, 位于晋江东溪南安市, 流域集水面积为1 023 km2, 总库容6.55 亿m3, 多年平均径流量14 亿m3, 水库正常高水位96.48 m, 相应库容4.72 亿m3。山美水库是一座综合性大型水利枢纽, 可确保东溪下游、晋江干流、泉州市区300 万人的防洪安全和400 多万人的供水安全。
位于德化县境内的龙门滩水库是引水梯级发电工程的龙头水库, 一级电站坝址集雨面积36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42 亿m3, 1990-2004 年平均有3.48 亿m3 的水量注入山美水库, 成为山美水库的补充水源。
市辖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 有大型水库1座, 中型水库2 座, 小型水库1 座; 晋江市有中型水库1 座, 小型水库27 座; 安溪县有中型水库2 座, 小型水库42 座; 南安市有中型水库4 座, 小型水库142 座; 洛江区有小型水库25 座; 泉港区有中型水库1 座, 小型水库11 座; 丰泽区有小型水库9 座; 惠安县有大型水库1 座, 中型水库2 座, 小型水库34座; 石狮市有小型水库11 座; 德化县有小型水库14座; 永春县有中型水库2 座, 小型水库38 座。这些水库为各县(市、区) 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调查统计, 泉州市有引水工程30 980 处, 有效灌溉面积49.5 万亩, 保灌面积39.58 万亩, 其中千亩以上引水工程60 处; 提水工程3 558 处, 机械设备10 598 台, 装机10.01 kW, 保灌面积13.37 万亩, 其中机电灌溉3 464 处, 10 427 台, 保灌面积9.82 万亩; 泵站94 处, 171 台, 保灌面积3.55 万亩;水井工程21 842 口, 灌溉面积4.3 万亩, 其中有机电井4 596 口, 饮水井17 245 口。
1.3 供用水状况
2000-2007 年, 泉州市供水量由27.8 亿m3 上升到30.8 亿m3, 地表水源供水比例由98.2% 下降到93.0%。蓄、引、提、水井的供水比例由2000 年的31:56:11:2 变为2007 年的28:53:12:7。
2007 年泉州市用水量为30.8 亿m3, 其中农业用水7.97 亿m3, 占用水量的25.9%; 工业用水17.24 亿m3, 占用水量的55.9%; 城镇生活用水2.99 亿m3, 占用水量的9.7% ; 农村生活用水1.56亿m3, 占用水量的5.1% ; 生态环境用水1.07 亿m3, 占用水量的3.5%。
2 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2.1 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统一、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从流域总体出发, 统筹兼顾上下游利益, 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资源,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节水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泉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建立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 统一管理不同水质水源、城市与农村用水、生产与生活用水及供、用、耗、排等各个环节的用水。要明晰水利、环保、城建、农林等部门管理职能, 并在部门间建立起良性的协调沟通机制, 形成合力, 协同管理, 扭转城乡分割、多龙管水的格局。强化各行业基层用水户节水管理组织建设, 参与用水权的分配、管理和监督; 加强水资源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构, 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以精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2.2 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这就决定了水资源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 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建立三者鼎足而立和有机结合的治水结构, 是实现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之一。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提供法制、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资金支持, 确定经济结构调整意见, 并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地方法规; 要提出合理的水权分配方案, 保障公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权利, 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安全。要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构筑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组成的完整水价体系, 实行水权有偿转让, 培育和发展用水权交易市场。要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公众参与,通过成立用水户协会,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用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和监督。综合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手段, 促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相协调, 为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2.3 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务一体化是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 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推进和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高效、协调的水利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合理调度和配置、统一管理区域的水资源, 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是水务工作的客观要求。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等省市, 深圳、武汉、成都、广州等一批大型城市都已建立水务管理体制。
目前, 泉州市管“水”单位涉及多个部门, 城乡分割、水源建设与供水分割、供水与治污分割, 各部门相互之间管理协调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推进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辖区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水务管理体制, 统筹防洪、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等涉水事务的行政管理, 以加强水利建设、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和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切入点, 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紧密结合。要在科学考察和评价的基础上, 对全市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优化配置城乡水资源, 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 要加强取水许可管理, 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狠抓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排放; 要统筹调度水资源, 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2.4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法律法规体系
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积极探索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现有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理、节水管理、水资源保护以及水污染防治等法规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相适应, 有的需要逐步修订完善。尚未建立的涉及排水管理、地下水管理等方面, 要通过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加以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福建省取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抓紧制定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组织制定完善《晋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并出台《泉州市水资源调度配置管理规定》; 制定《泉州市用水定额》、《泉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规定》、《泉州市供用水管理办法》、《泉州市排水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法规体系建设, 逐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依法管理、安全使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2.5 加强依法行政力度
要解决依法行政的问题, 必须全面实施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 规范行政行为, 实现水资源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 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要全面开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重点工业行业节水措施落实情况组织专项检查,遏制水资源无序开发现象, 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 落实节约、保护、管理各项制度。要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水利、物价、财政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一致, 密切配合, 共同推进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监管工作, 做到水资源费依法征收, 合法应用。同时, 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 规范执法行为, 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水行政管理水平,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水行政执法队伍。
2.6 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 也是从根本上和深层次上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目前, 泉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尤其是在水资源实时监控、入河排污口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泉州市已建成水资源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不但为泉州市区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而且为推动水资源质和量的统一管理, 为水资源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泉州市要再接再厉, 充分利用遥测、通信、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 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部署, 保障投入, 加快泉州水利信息网建设。建设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 对江河的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控。运用遥感、网络、GIS、全球定位系统、虚拟仿真及信息集成技术, 建设泉州市数字流域平台。建设具有水资源实时监测和调度、对江河开发、治理、保护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等功能的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洪水预警系统, 建立泉州市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管理系统, 提高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3 结语
泉州市行政区域内有晋江、洛阳江等独立入海水系, 是水资源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的地区。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 经济的快速增长致使用水量大幅增加, 同时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印染、纺织等行业污染严重, 导致了现阶段泉州市沿海地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矛盾相当突出。根据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及2020 年远景发展总体目标, 经济社会将全面进入快速发展期, 全市用水量特别是工业用水及城镇生活用水将呈较快增加趋势。因此,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节约用水工作, 从用水全过程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促进节水减排, 对进一步促进泉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泉州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林广斌(1961- ) , 男, 福建永春人, 泉州市金鸡拦河闸管理处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