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将启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巢湖晨刊    点击数:1159    更新时间:2011/12/21

  芦苇荡里寻白鹭,垂柳阴下戏湖水,明年巢湖南岸将又增湿地美景。昨日,记者从巢湖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巢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其中,巢湖南岸槐林段将吹泥造“肾”,修建约16万平方米人造湿地。

  六千米“生态防浪墙”将现

  巢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共三个标段,分别为槐林段大堤护坡工程、散兵段大堤护坡工程以及槐林人造湿地工程,总投资1000余万元。

  据介绍,巢湖水位常年在8米左右,而巢湖南岸大部分沿湖滩地高约7—7.5米,湖水对湖岸冲击大,湖床逐年抬升,沿岸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巢湖南岸多处岸线出现崩塌,严重威胁着巢湖南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长江中下游防洪。

  与传统河道采用浆砌、现浇混凝土护坡等不同,此次南岸护坡工程以建设生态护坡为主,堤脚采用抛石防护,岸脚抛石与岸身护坡同时施工。其中,槐林段大堤护坡长约2200米,散兵段大堤护坡长约3200米。工程完工后,将在南岸形成近6千米长的生态“防浪墙”,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南岸大堤安全。

  吹泥造“肾”过滤入湖污水

  此次巢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还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地方,即在槐林段投资310余万元,吹泥造“肾”,兴建一约16.4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

  据介绍,由于巢湖南岸森林植被和湿地的破坏,加之水位抬高,巢湖越发风大浪高,风浪冲刷着堤岸,造成沿湖丘岗地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另外,植被的破坏导致了岸边农业污染物“毫无保留”地流入巢湖。

  此次利用岸边滩涂、淤泥造就湿地,栽植垂柳、芦苇等水生乔灌木植物,丰富南岸生态多样性,形成湿地景观。另外,湿地的建设可以营造生态缓冲带,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巢湖淤塞速度,而且植被可截留、吸收、消化径流和直流流入巢湖的氮磷及有机物,改善巢湖水质。

  据了解,巢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环节,部分标段已经成功竞标,不久就可以进入施工阶段。明年上半年,集防洪防浪、生态保护、绿化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护坡工程就可完工。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