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做足水生态保护大文章

作者:郑明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943    更新时间:2011/12/31

  本报讯 记者郑明桥报道:12月22日,首届生态文明武汉策会在武汉举行,数十名专家学者齐探我国水生态保护与利用,会议达成水生态保护“武汉共识”。据介绍,武汉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于2009年11月通过验收,是全国第一个通过水生态验收的城市,也是全国惟一的水生态和节水型社会“双试点”城市。

  长期以来,武汉“优”于水,也“忧”于水。2007年末,武汉根据“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创造性提出了构建城市生态水网的计划,以“六大工程”和一个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累计投入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约89亿元,将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城市水系综合整治与河湖生态保护相结合、技术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330多亩湖塘里点缀着一丛丛水草,四周被新栽的水杉、樟树、垂柳等树木环绕,树下布满红花酢浆草等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投资1300多万元兴建的青山水源地生态防护小森林完工,成为该市首个环水生态小森林,为青山地区60万居民生活用水筑起第一道绿色防线。

  据了解,青山水源地生态防护小森林位于青山港的临江港湾,通过武丰闸与长江相连,是青山区居民生活用自来水的取水口。近些年,随着城市扩建,这片港湾除南面邻天兴洲大桥外,其余三面被成片的居民小区包围。一些居民还在港湾边坡堆放垃圾,垦荒种菜,使水源地遭受污染威胁。

  青山区园林局副局长随农华向记者介绍,这片水源地生态小森林种植了30多种无毒少落叶植物。今后,江水进入水源地港湾,会通过泥沙沉淀等自然净化后进入自来水厂,进行除杂、消毒等二次净化。

  “水源地小森林设计理念是以水保护为核心,首次采用钢筋石笼技术,修建鹅卵石生态驳岸,形成面积3.5万平方米的环水小森林。同时,以带刺植物构骨作为绿篱屏障,限制市民驻留水边活动,还水岸以自然与生态的景观。”武汉市园林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季冬兰说。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治水,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对全市湖泊实行全面截污、全面整治、全面绿化、全面美化,遏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

  目前,武汉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6.4%提高到80.7%,“一湖一景”工程已建成22个湖泊景观公园,33公里长、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江滩成为水利风景区,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程实现了中心城区40个湖泊的水质提档升级。

  未来5年,武汉还将新建江滩49公里,继续将中心城区湖泊打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开放式亲水平台,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滨江滨湖的生态宜居城市。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