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解水资源紧缺这个难题

作者:聂胜利 康…    文章来源:京报网    点击数:857    更新时间:2012/1/30

  新时期,受气候变化、人口刚性增长等因素影响,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那么,北京如何破解水资源紧缺这个难题?我们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

  一、向观念要水,这是新时期破解水资源难题的认识论

  科学认识北京的水,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背景思考、大范围统筹、大格局推动,采取新办法。

  1、减少生产用水。这涉及虚拟水这个概念。虚拟水是指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如生产1公斤粮食需要约1000升水,这就是在产品背后看不见的虚拟水。北京通过购买外地的农产品、工业产品,可以增加虚拟水,而且潜力巨大:一是增加制造业虚拟水,加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研发在北京,生产在外埠,高端核心在北京,销售服务在外埠,让北京的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而生产用水维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二是增加菜篮子、米袋子虚拟水,推动北京农业大力发展籽种、观光、有机农业;三是增加商品虚拟水,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战略,在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中,增加北京创造和品牌,减少生产基地,不仅增加产值和效益,而且增加虚拟水。

  2、管好绿水。绿水是指植物根部土壤存储的雨水,即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植被蒸发、蒸腾消耗掉的水资源。管好绿水,需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强化水土保持,全市已根据地形、地貌、水系特点和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划分为1117条小流域,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植被、土地、降水和人为活动相适应的良性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让大地涵养水,让植被缓释水;二是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市耕地范围,构建河、渠相通的水网,绿带相连的林网,农田连片的棋盘网,实现肥土不出地,降水少出田,构建生态农田;三是研究绿水的生态服务价值,加强绿水管理。

  3、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北京要充分认识到非传统水资源在解决北京水源不足中的战略意义,要加大开发利用力度:一是加大中水利用力度;二是加大雨水利用力度;三是做好每年的人工增雨作业,探索海河流域和环首都圈的联动增雨作业,形成有利于遵循大气环流特点和增加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有效降水的工作机制;四是积极探索开展海水淡化工作。

  二、向机制要水,这是新时期破解水资源难题的方法论

  北京水资源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在生产、生活、生态各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只有利用社会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科学决策推动,才有利于新时期做好水资源紧缺下的高效管理。

  1、部门联动决策水。部门联动是提高现代决策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约,互相衔接的关键。按照量水而行,量水发展的要求,树立水短缺意识,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全市构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城乡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城乡水环境建设和防洪调度的格局,提升全市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强化城乡水环境的支撑能力;把科学利用水资源的细节植入生产建设运营的细微处和全过程。

  2、统筹城乡管理水。统筹城乡管理水,重点是要坚持首善一流标准,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要强化完善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流域水务站、基层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队伍四级水务管理机制,实现从源头到龙头,从农村到城市的有效监管;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补偿制度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制度,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调动水源保护主体、水务设施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各方面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三、向科技要水,这是新时期破解水资源难题的实践论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发现,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已经成为新时期解决北京水资源难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依靠。

  1、科技让生活用水更干净。一方面要通过应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源保护技术、供水厂膜过滤和活性炭过滤技术、水质检测技术,确保水质达标;另一方面要应用膜生物反应技术、超滤、微滤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品质,让污水变为高品质中水,确保城市水环境清洁美丽。

  2、科技让生产用水更高效。北京不同的行业,在科技提高用水效率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农业加大喷灌、管灌、微管及管理绿水等综合节水技术应用;工业加大循环利用的技术改造,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科技,增加更多的中水用量,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大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洗车、洗浴、社会单位等部门应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增加中水使用量。

  3、科技让管水更便捷。从降水到用水再到排水,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只有科技可以使其变得便捷:通过应用自动化监测、信息网络等技术,对降水过程跟踪监测,随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通过应用自动化监测,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技术,对水库调水,渠道输水,管网供水进行全过程监测控制,极大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对IC卡、水表遥测读取等技术应用,可以极大地方便群众。

  总之,通过走“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不仅有利于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而且可以展示北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象。

  (作者为北京市第72期区县局级干部进修一班学员)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