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水环境综治见效水质持续好转

作者:沈文敏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1101    更新时间:2012/2/4
  人民网上海2月3日电 (记者 沈文敏)针对近日有媒体关于“太湖治污20年未遏制水质恶化”的说法,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今天正式回应称,2011年太湖大部分水质指标已达到总体方案确定的2012年目标要求,富营养化程度有所缓解,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全面实现了2011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提出的“两个确保,一个下降”目标,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黑臭、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

  据悉,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太湖治理工作,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成为加快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和太湖流域两省一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太湖及流域河网水质持续好转。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和太湖流域两省一市党委、政府以及水利部门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排污总量得到一定控制;全面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逐步推进太湖污染底泥疏浚、湿地修复与保护、河网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目前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地方政府普遍推广实行了“河长制”,并对主要环太湖河道进行了全面清淤和整治;加大蓝藻监测与预警、打捞的力度,太湖流域蓝藻处理形成了“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形态;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两省一市加强了对有关项目建设方案的科学论证和协调审核,不断推进流域引排通道水利工程实施,努力构建丰枯调剂、引排自如、生态健康的江南水网;水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水事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防范了突发水污染事件和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发生。

  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管网建设,随着上海青草沙水库、江苏无锡锡澄供水长江第二水源地、苏州市西塘河应急水源地,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长兴合溪水库、嘉善太浦河取水一期工程等一批水源项目相继建成,太湖流域基本形成了“双源供水、双重保障”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流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太湖重要集中供水水源地、重大调水工程沿线、重点水功能区和省界断面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监测数据表明,自2007年以来,太湖六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原水水质持续好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均在95%以上,总磷、总氮也呈现总体好转的趋势。2011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均达到Ⅰ-Ⅱ类标准。

  随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全面实施,太湖水环境呈现持续好转趋势。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全年太湖主要水质指标年平均浓度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4.25mg/L(Ⅲ类),氨氮0.23mg/L(Ⅱ类),总磷0.066mg/L(Ⅳ类),总氮2.04mg/L(劣于Ⅴ类);与2007年相比,2011年太湖四项水质指标浓度都有下降,其中高锰酸盐指数降幅为16.7%,氨氮降幅为43.6%,总磷降幅为11.0%,总氮降幅为13.4%。2011年,太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60.8,为中度富营养化的下限,富营养化趋势继续得到遏制。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