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投入73亿治理九湖 滇池首次跨入较好行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云南网    点击数:971    更新时间:2012/6/7

滇池水质好转

  昨日,云南省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围绕污染减排、九湖污染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云南累计投入了7亿元资金,而在九湖治理方面,则将投入500余亿元,消灭劣五类水质的目标。

  18个县实施了生态补偿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滇西北5州市18个县(市),扩大到了滇西北、滇西南9州市44个县(市、区),腾冲会议以来,累计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7亿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接受捐款3230万元。最为引人眼球的是,人们最关注的焦点,生态补偿,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18个县实施了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同时,还推进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西南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宣传教育基地。

  截至5月,我省已建成15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9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7.5%,其中有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滇池跨入了较好行列

  据通报,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批准,其中滇池治理获国务院批复,其余八湖获省政府批准,目标是消灭劣五类水质、九湖水质明显改善,按照一湖一策的保护与治理措施,共设置规划项目295项,共需投入资金552.74亿元。

  截至5月底,九湖“十二五”规划项目已完工19项,正在实施的125项,开展前期68项,完成投资73亿元,其中滇池完工3项,投资54亿元,滇池首次跨入了较好行列。阳宗海由Ⅳ类转为Ⅲ类,抚仙湖保持Ⅰ类,在水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水质仍然保持地表水水质,实属不易,而且总氮、总磷还略有下降,星云湖总氮明显下降,洱海水质连续8年总体稳定保持在Ⅲ类。程海、泸沽湖高锰酸盐指数下降明显,异龙湖水质也有所改善。

  加强PM2.5监测能力

  今年,云南省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主,有效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规划期内努力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0%以上,加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源治理,防范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污染,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开展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的防治工作。

  加强PM2.5、POPs、VOC、臭氧、藻类等环境监测能力,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加强云南省环境监测力度,推进二级、三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达标建设,完善应急网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