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台史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作者:严铧  符…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1083    更新时间:2013/3/5


松山湖大朗水厂的一个取水点。东莞昨日出台史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南都资料图片

南都讯 记者严铧 通讯员符信 东莞出台史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镇街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纳入量化考核;年内东莞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且优先考虑建设公交沿线L N G加气站。这是南都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中了解到的,该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等事项。

治水

《方案》提出,东莞市将出台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水价政策,通过实行差别水价,提高洗车等高耗水行业的供水价格,并研究建立超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等措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提高高耗水行业供水价格

东莞的水资源保护一直备受政府层面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在昨天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中,审议并原则通过《东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东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两份文件均打上“最严格”的字样,东莞治水的决心可窥一斑。

根据这次“治水”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5亿立方米以内(含微咸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万元G D P用水量下降到33立方米,较2010年下降3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2%,主要江河水质明显改善,初步修复受损严重的城镇河系水生态功能。

《方案》提出,东莞市将出台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水价政策,通过实行差别水价,提高洗车等高耗水行业的供水价格,并研究建立超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等措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全面推进取水装表计量

东莞市将全面推进取水装表计量,取水户计量装表率达100%.到2015年底前,争取完成大市区(莞城、南城、东城、万江街道)居民用户装表到户,并大力查处违法取水行为。

在用水大户监管方面,今年内,将用水大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推行水平衡测试工作。

《办法》明确了各镇街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万元G D 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量化考核工作内容及具体考核方式。

《办法》规定,对考核等次为优秀的镇街,予以通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镇街,由市政府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暂停审批该镇街除饮用水外的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整改不到位的,将由市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镇街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加气

鼓励各镇街通过出让、出租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用地等方式取得收益,也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参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

每镇街至少一座加气站

东莞市今年推出一批天然气公交车,以淘汰更新黄标公交车。LN G公交车上路后,加气问题成了公交司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昨天的会议审议决定,东莞市力争在今年底前,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实现加气站各镇街全覆盖。为满足公交及出租车辆加气需求,目前仍无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镇街,要加快推进本镇街加气站建设。

东莞市积极支持、优先保障符合相关规定的现有CN G汽车加气站扩建成为CN G和LN G两用站,增加天然气加气服务功能。结合东莞市公交车辆“油改气”实施计划,东莞市将优先考虑建设公交沿线LN G加气站,同时,优先在周边建有LN G加气站的公交路线中推广使用LN G公交车,实现公交车“油改气”与LN G加气站同步配套推进。

各镇街或企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投建方式。东莞市还鼓励各镇街通过出让、出租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用地等方式取得收益,也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参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

其他决定

新建博士后流动站可获百万资助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东莞市博士后培养工程实施办法》,提出东莞市将设立博士后专项经费,并列入“人才东莞”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安排。其中,东莞市对于新设立流动站、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给予一次性经费资助,流动站、工作站资助标准为100万元,分站、创新实践基地资助标准为20万元,纳入东莞市管理的其他单位资助标准为10万元。此外,东莞市还将对博士后人员科研及生活、学术交流等进行补助。

东莞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城市绿化的最高荣誉。近年,东莞市城市森林建设已初步实现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格局,具备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条件。会议透露,今年起,东莞将计划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明年,将重点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完成重点地段的立体绿化。到2015年,力争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广东省仅有广州市是国家森林城市。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