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逾半国土水土流失 生态立市保清水北送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892    更新时间:2013/10/8

  中新网湖北十堰10月6日电(邵志杰 王沫 徐金波)“七山二水一分田,且52.7%国土面积存在轻度以上水土流失”,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利局官员7日表示,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形势,对丹江口水库稳定和保持优质水质构成威胁。为此,该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举措,以保障一江清水北送。

  湖北省丹江口市位于位于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据湖北省新的遥感资料统计,丹江口市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645.8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2.7%。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的因素,除人为因素外,还存在降雨集中、雨强大,坡长、坡陡,植被差,径流汇流时间短,土质疏松等自然因素。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丹江口市从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优良水质的特殊历史使命出发,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举措,先后启动了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生态保护工程。

  丹江口市以汉江为界划分为江南、江北两大自然区域,对地面被覆较好的“江南”地区,侧重于自然修复、村落面源治理、旅游开发治理模式;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江北”地区,侧重于生态农业、村落面源和科技示范治理模式。为控制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源污染,该市设立“自然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三道防线。

  在库区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上,主要是突出五级防护。即一是通过禁止人为开垦、封禁治理、疏林补植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进行林地径流控制;二是通过村落污水和垃圾收集、沼气池、道路硬化,进行村落面源污染控制;三是通过水平梯田、坡面水系配套工程,进行农田径流控制;四是通过生态溪沟、生态塘堰整治,栽植水生植物降解水质,进行输移途中控制;五是通过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在流域出口处进行汇集处理。

  为减少农民耕种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丹江口在开展水保工程建设中,把坡耕地整治,修建基本农田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筑埂建梯地、水系相配套、蓄水保灌溉、增产扩容量”的要求,多年来,治理区共修建坡改改梯11.45万亩,配套田间道路499.66公里,排水渠2041.61公里,沉沙池1991口,蓄水池2604口,溪沟整治37.12公里,谷坊367座,塘堰整治220口,切实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产量稳步提高,扩大了人口环境容量。

  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和培育特色产业,做好做强优势产业。成为湖北省第二大柑桔板块基地和中国北缘地区重要的柑桔生产基地,丹江口市利用大坝加高蓄水形成的库区大水体效应,给柑桔生产创造了特殊的小气候有利条件,通过经果林、路渠池配套等工程,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柑桔示范基地5.5万亩,建成青塘河蔡家渡、油坊沟杨垭、瓦房沟姚湾、寨河蔡方沟等万亩柑桔示范园,配套成立了柑桔打蜡厂、柑桔交易大市场、销售公司,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得治理区农民积极参与水保工程。

  对不适宜发展柑橘的区域,鼓励因地制宜地,开发不同特色的典型示范工程。如:大柏河流域仁用杏基地3500亩,四河小流域武当药苑示范基地建成杜仲基地1200多亩,汤湾小流域银洞山青茶基地1200亩,胡家山小流域高标准梯田“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订单生产模式等特色产业示范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无主导产业,农民增收无途径的难题。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