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湖泊和水库中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众多,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纯淡水鱼类近800个种和亚种;轮虫有348种;淡水挠足类206种;枝角类约162种,接近已知种数40%。淡水藻类尚未完成全面调查,已知蓝藻门的色球藻纲有253种,占该纲已知种数80%;绿藻门双星藻科有347种,占该科已知种数40%,鞘藻属和毛鞘藻属有301种、81变种和33个变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大型藻类有437个种与变种。
不同河流、湖库生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别,一般环境优越、发育历史悠久的大河和大湖生物多样性较大。
(1)河流
河流生物多样性有从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鱼类种类很多,上游以喜流性淡水鱼类为主,中下游还有溯河性和河口鱼类进入。中国河流4大水系中,黑龙江水系是寒温带水系的代表,约有鱼类100种,包括雷氏七鳃鳗 (Campetra reissneri)、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uriensis)等冷水种和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ekii)等北方特有种。黄河水系是暖温带水系的代表,约有鱼类190个种与亚种。上游种类少,均属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种类;中游种数增多,包括鸽子鱼(Coreius sepentrionalis)等特有种;下游种类更多,多属江河平原型和一些回游性鱼类。长江水系是北中亚热带水系代表,有鱼类332个种与亚种,纯淡水鱼291种,以江河平原鱼类为主,鲤科约占一半;鲥(Macrura reevesii)、鳗鲡(Anguilla japonica)等回游性鱼类在下游很多。中国特有珍稀鱼类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主要产于长江。珠江水系是南亚热带水系代表,有鱼类313个种与亚种,纯淡水鱼270种,特有种有须鲫(Carassioides cantonensis)、似鱿(Luciocyprinus longsoni)等100种。
其余10个水系中,辽河水系和海河水系各有鱼100种,区系介于黑龙江和黄河之间。淮河水系有鱼120种,区系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钱塘江水系有鱼157种,纯淡水鱼123种;闽江水系有鱼160种,纯淡水鱼118种,以鲤科和江河习见鱼类为主。台岛水系和海南岛水系各有鱼类97种和122种,纯淡水81种和105种,区系与大陆相近,澜沧江、怒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水系均属高原河流,鱼种数多,待有种也多.区系复杂,以裂腹亚科、鲃亚科等鱼类居多,塔里木河水系鱼类仅10余种,包括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丁(Tinca tinca)等多个特有种。
(2)湖泊
湖泊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沿岸带丛生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水生植物茎叶上附生各种周丛植物,这里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种类也很多。在湖心区和深水带水生植物已难见到,底栖动物种类减少,但浮游生物和鱼类仍很丰富。
中国湖泊众多,根据地理分布分为5个主要湖区:
a.东部平原湖区,包括长江和淮河中下游湖群和黄河与海河下游的湖泊,多属中营养型和富营养型浅水湖,生物种类丰富(表1),中国习见淡水生物大多数在这里有分布。如太湖有浮游植物134属,浮游动物122种,底栖动物68种,水草66种,鱼类106种;鄱阳湖有浮游植物154属,浮游动物112种,水草102种,贝类65种,鱼类122种。
表1 5个湖区每个湖中生物种数
湖 区 |
水草 |
底栖动物 |
浮游动物 |
鱼类 |
东部平原湖区 |
几十到100多种 |
20~100多种 |
40~120多种 |
可达100多种 |
东北平原和山地湖区 |
<50 |
<50 |
30~70多种 |
<60 |
云贵高原湖区 |
|
10~110多种 |
30~170多种 |
<30 |
蒙新高原湖区 |
十几种以内 |
<60~70 |
<60~70 |
<30 |
青藏高原湖区 |
4~5 |
8~22 |
12~40 |
3~8 |
b.东北平原和山地湖区,以富营养型浅水湖居多,生物种数不及东部湖区丰富,如镜泊湖有浮游植物92属,浮游动物66种,底栖动物22种,水草29种,鱼类53种;扎龙湖有浮游植物50属,浮游动物62种,底栖动物6种,水草26种,鱼类21种。
本湖区的特有种除冷水性鱼类外,尚有4种贝类(乌苏里圆田螺(Cipangopolusina ussuriensis)、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东北田螺(Viviparus chui)、珠母珍珠贝(Margaritiana daburica)),4种枝角类(突额仙达溞 (Limnosida frontosa)、兴凯秀体溞(Diaphanosoma chankensis)、兴凯裸腹溞(Moina chankensis)、小栉溞(Daphnia cristata))以及12种挠足类。
c.云贵高原湖区,湖泊类型较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如滇池有浮游植物205个种和变种,浮游动物171种,底栖动物112种,鱼类22种;抚仙湖有浮游植物74属,浮游动物57种,底栖动物30种,鱼类28种。
特有种有2种水草(云南海菜花(Ottelia vunnansis)、大叶海菜花(O. espuiralii)),4种贝类(螺蛳(Margarya melanoides)、光肋螺蛳(M. mansugi)、阳宗海螺蛳(M. gantsunghaiensis)、绘环棱螺(Bellamya limnophila),1种虾类(喻氏沼虾(Macrobrachium yui)),3种枝角类(云南高壳溞(Lurzia yannanensis)、尖吻低额溞(Simocephalus aculirostratus)、翼弧溞(Daphnia lamhdtzi)),11种挠足类和以鲤属和白鱼属为主的一些鱼类。
d.蒙新高原湖区,多为内陆盐水湖,生物种类贫乏。如博斯腾湖(矿化度1.90g/L)有浮游植物54属,浮游动物39种。底栖动物5种,鱼类21种,水草11种:乌伦古湖(矿化度3.1g/L)有浮游植物23种,浮游动物59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8种。
特有种有5种枝角类(长柱尾突溞(Bythotrephes longimanus)、新疆平直溞 (Pleuroxus sinkiangensis)、粗刺大尾溞(Leydigia leyaigii)、锯瓜弯尾溞(Camptocercus serratunguis)、蒙古秀体溞(Diaphanosoma mongolianum)),10种挠足类和以雅罗鱼亚科及条鳅亚科为主的一些鱼类。
e.青藏高原湖区,湖水较深,以贫营养型湖和内陆盐水湖为主,生物种类贫乏。如青海湖为中国第一大湖(盐度12.2%),仅见到浮游植物53属,浮游动物24种,底栖动物8种,鱼类6种;纳木错湖属寡盐湖,有浮游植物49属,浮游动物12种,鱼类3种。
本湖区有很多新种和特有种,如轮虫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及93个特有种,枝角类3个新种(戎装秀体溞(Diaphanosoma peramatum)、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阿里尖额溞(Alona aliensis))和4个特有种(耳形船卵溞(Scapholeberis aurita),帕米尔溞(Daphnia pamirensis),波纹盘肠溞(Chydorus undulatus),高原角壳溞(Cornuella annandalei))和桡足类2个特有种(新月北镖水溞(Arctodiaptamus stewarfianus),西藏指漂水溞(Acanthodiaptomus tibetanus))。
(3)水库
水库一般是在河流上筑坝拦蓄径流而成的人工湖,其生境介于河湖之间,但生物种数较同类型湖泊为少,例如黑龙江水系8个湖泊中有浮游植物143属,浮游动物101种,而11个水库中只有浮游植物93属,浮游动物95种。由于水位变动很大,水库中水草十分贫乏,因而周丛生物和底栖动物也不发达。生物多样性有从上游到下游增加趋势。中国水库鱼类区系大多以人工放养的鲢、鳙等鱼类为主。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