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战略资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6月29日讯(记者魏博)6月2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 “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前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新型生物产业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增强生态产品提供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维护生态平衡,倒逼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干杰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基本形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良好成效,部分区域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影响受众达数亿人次,全社会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但是,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依然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重点任务,为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重大机遇。
李干杰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认真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夯实保护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观测网络体系,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与减贫,提高保护水平。
二是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因地制宜,持续加大创建力度,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是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将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规划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导绿色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推动建立绿色金融、绿色贸易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绿色银行,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融资市场。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拓展合作渠道,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共赢。
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听取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生物多样性在绿色发展中的机遇与作用、野生动植物可持续贸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区发展和减贫等主旨报告,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金融支持途径和经验、区域生物多样性合作机制和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政府企业的角色等议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此外,论坛还上线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网站,公布了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中国行动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并向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出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倡议书。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