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污染防治

作者:羊永德(中国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6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观念也是秉承传统的耕作理念。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观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观正在被可持续发展观所影响和替代。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农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经历了三次世界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之后产生的适应时代农业发展观念。是人类全面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并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各国的共识。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发展思想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是既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要实现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1

  1988年世界粮农组织理事会对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下了如下定义:持续发展就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以及调整机构和技术变化的方向,以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及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持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上能够接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保障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的状况。(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4)继续控制人口增长(5)防止耕地的退化,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模式由于各国的国情也不尽相同。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的前提下发展,并在发展中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污染防治的关系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本,由于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可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因污染、沙化等原因逐年递减,而土壤污染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治理污染土壤,维持土壤环境质量,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与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而农业要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清洁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如果不及时防治土壤污染,问题将日趋严重,且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要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及轻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土壤污染控制是一种必然选择。在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土壤污染防治,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是重要内容之一。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耕地污染的制约

  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有1.5亿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且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更有数据指出,我国仅遭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有3.0亿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5亿亩,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接近5000万亩;而遭受各种有机污染或化学污染的农田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亿亩。土壤污染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2土壤污染还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严重的耕地污染阻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目前面临的耕地污染的现状。

  四.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防止耕地污染的主要对策

  (一)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为了可持续发展,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增长速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二)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1.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土壤污染的保护手段中,法律手段是具有稳定性的,是超越于其他保护手段而独有的。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现有的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散落在各个部门法当中。且规定较原则,缺乏具体的制度操作性,不能从根本上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发挥作用。因此,急需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耕地污染防治的规划、综合防治、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适时监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事前预防与事后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污染者修复土壤以及应承担的责任。3

  2.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建立以环境保护部为主管部门,下设土壤污染防治机构,针对具体区域的土壤污染情况,统一协调环境、土地、农业、工商等部门的防治工作;4同时推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强化土壤污染管理”的三大政策。

  3.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强化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

  制定必要的综合性的土壤污染管理政策法规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另一方面,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土壤污染治理真正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5

  (三)倡导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土壤污染。

  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生态农业的先进经验发展起来的,“化肥少,污染小”是其特色。它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四)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禁止滥砍滥伐,加强草地建设,植树种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施有机肥,开展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秸秆还田。

  (五)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土壤保护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推广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公众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力,公众能否有效地参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保护耕地的行动,不断增进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认识。

  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农业,防治耕地污染,促进我国农业稳步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泉生.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救济[M].2003,(01)

  2.周生贤:减少污染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EB/OL].环保总局网站,( 2006-07-18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7/18/content_4849316.htm

  3.曹明德  赵 爽. 略论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问题与进路.[M]. 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8.12~15·兰州)论文集

  4.陶信平 李林志.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M].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8.12~15·兰州)论文集

  5.郑进华 彭 强  郑晓琴.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M]. 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8.12~15·兰州)论文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llen1013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工艺技术(2)
    1.3  工艺过程(图3)简述1.3.1  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预处理…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