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振岐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植保系,陕西 杨凌 712100)

    提要 本文阐述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生态农业的意义和内涵;我国古代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思想。评述了当前我国西北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取得的主要经验.文章最后提出了作者对建设生态农业的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建设,问题与经验,建议

  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1-4]。与此同时,在农业方面也将发生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新的农业革命的特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将成为主导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产业化和高技术化将普及,生物工程农业将成长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江泽民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科技新动向,针对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于1996年9月发出了“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伟大号召,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并且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同时,针对我国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指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就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又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我们所进行的农业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当前在西北地区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且也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1 生态农业的意义和主要内涵[5,10]

  根据上述对当前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形势的认识,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的道路。用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技术等来认识和从事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看作是一个不同层次的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它与其他有关系统如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也相互作用与影响。实行生态农业的目的,是用上述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调控农业生产系统内和相关系统(主要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发展,避免发生相互挚肘和不利影响,以期达到更大的综合效益。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结合。农业再生产过程,既是劳动产品、劳动力、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又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在自然再生产过程中,动植物和微生物同外界环境进行着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人们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并取得人类需要的农产品。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基础,经济再生产过程又制约和调节着自然再生产过程。因而,我们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

  农业生产的本质,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化学潜能,并使其中一部分产物经过农业动物转化为畜禽产品,而将其排泄废物返回农业环境进行分解还原。这是一个一系列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生物学综合过程。但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除利用日光能外,还需要水分和矿质营养,并将这些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这就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而这些条件是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的。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想长期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 我国古代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思想[5]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有5,000多年农业生产历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如精耕细作技术;栽培绿肥,以田养田技术;粮豆轮作,养地增收技术;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梯田保持水土技术;旱作地区的“区田”技术;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技术等。并且还提出了许多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和理论:如将“生物与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周礼》);“三才论”即“天时、地利、人和”;“五行相生相胜”原理;“农林牧结合”,以输入保持“地力常新”的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观点;生物间互利共生观点等。这些经验和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甚至世界当代生态农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无疑也一定会有重要指导作用。

3 我国西北地区当前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取得的主要经验

  我国西北地区当前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①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②水土流失现象严重;③大气和水污染严重,尤以城市附近为最;④土壤污染严重; ⑤每年因采矿被破坏的土地日益增多。其中特别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更为突出。

  解放后,我国西北地区有关单位与全国有关单位协作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是:

  3.1关于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改造 过去多年研究[6]证明,种植沙棘是改造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80年代以来,我国沙棘研究开发利用事业取得了更大发展。对我国沙棘的分布、来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抗逆性及其机理、果实和叶子成分及其利用前景和加工技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科学依据。研究和实践证明[6],沙棘生命力、抗逆性、繁殖力、固沙保墒和固氮能力强,是一个很理想的先锋树种;果实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嫩枝叶为高蛋白质饲料;生物产量大,枝干热值高,耐平茬刈割是一种优良的生物能源。总之,沙棘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其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大量沙荒地区改造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现在内蒙砒砂岩地区发展沙棘与大连万隆沙棘集团公司结合,实现了产业化(年产1亿元),走出了一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道路,很值得借鉴。

  3.2 关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域辽阔,跨越9省区,总面积62.85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 ,占总面积的69.05%。总人口8,000万,其中水土流失区人口占30%。在这一地区我国有关单位建立了不少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现对部分基地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7]    鉴于这一地区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水保所,针对该区域的特点,结合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实际,提出了用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综合治理。其根据是,认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是造成本区干旱、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低下、低产贫困和生态条件恶化的主要根源。其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将该区建设成为自给性农业、水土保持性林业和商品性牧、果业。并且提出了四大措施,即恢复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和发展养殖业,并提出了分地区实施的途径。该所的实践证明,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能根治环境恶化,提高系统生产力,因而认为是水土流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安塞县山地农业综合开发计划[7]    这一计划是1998年以川上先生为主的日本一些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有关中国专家协助下提出的。其建设目标是通过本开发计划的实施,帮助该县防止土壤侵蚀、缓和贫困和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并且提出了相应措施:①防止土壤侵蚀 修建梯田和防沙大坝,确保优良耕地;禁止在山坡地耕种,重新规划土地的使用,恢复植被,将土壤侵蚀量从现在的11,000t/km2 控制到2,000t/km2.②缓和贫困 通过土地整理,扩大农业生产,改善流通和加工设备,将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2.5倍,约年人均收入人民币3,000元,粮食500kg.③改善生活环境 通过修建道路,完善供水设备等措施。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研究[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自80年代成立以来,在国际和国内有关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在陕、甘、宁不同类型旱农区建立了3个试验基地:①陕西澄城杨家垅半湿润偏旱试验区;②宁夏固原陶庄半干旱试验区;③陕西乾县枣子沟黄土台塬半湿润偏旱试验区。各个试验区根据对各自服务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与措施,有共性也有特殊性。三个试验区的共性制约因素主要是:①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②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③土壤肥力减退;④土地产量低,农产品产值低,农民收入低,不同试验区的情况有所差异。采取的建设策略和措施主要是:做好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粮、经、饲比例,改进和规范旱区农业栽培技术,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农、林、牧业全面发展,增产增值,使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道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其中宁夏固原陶庄试验区,采取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促进畜牧业发展;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强化农牧结合,培肥地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建立与半干旱条件相适应的“草-畜-粪-粮”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结构体系,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农牧业得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陕西省定边县砖井镇风沙治理型生态农业模式[8] 在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林木面积过少,农林牧结构失调;②风大沙多,十年九旱,自然灾害加剧;③土壤沙化、盐硷化严重;④地力下降,草场退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采取以“造林种草、防风治沙为核心,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建立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甘肃张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1] 张掖地委和行署,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指导和协助下,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及沙产业综合开发。实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接济内蒙”的原则,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中部绿洲农田林网建设,推进北部沙区防风固沙和封滩育草,建立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生态农业体系,加快沙产业开发步伐。与此同时,在该区开展高效节水农业和配套设施开发;农作物良种繁育和种子产业开发;设施农业开发和高效模式创新;主导产业培育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资本、项目和奖励政策。经过1年多的开发现已初具雏形。

  3.3关于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控制[12] 加强对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的控制,对保证农业生产和人、畜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地区不合理地过量施用大量化肥、农药和从工厂排放大量有害烟尘和有毒废水等是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有的专家提出,针对一些地区随着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减少和化肥中氮肥过多,氮、磷、钾严重失调所造成的土壤肥力减退和污染问题,今后应将化肥与有机肥结合使用,并且注意氮、磷、钾肥比例恰当;鼓励使用化肥复合肥;提倡研制“生态肥料”。针对过去农药使用中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对危险性农药的生产、销售和施用管理。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充分发挥抗病虫品种、栽培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作用,并且加强植物性杀虫杀菌剂和植物免疫剂的开发研制。针对工厂烟尘、毒气和废水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的污染,提出要加强检测、管理和处理,严格控制工厂的烟尘、毒气和废水对农田、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积极开展矿区生态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称全球变暖毁灭远古雨林
隧道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美国研究人员在伊利诺伊州一处煤矿发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