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

  骆永明,男,1962年11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982至1991年在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于1997年获英国女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土壤与环境联合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科技部“十五”“863-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地表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科学通报》杂志特邀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等5种杂志编委;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委研究室特邀研究员;中科院第一届青年联合委委员;全球土壤修复网络-亚洲中心秘书长,国际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土壤环境化学与安全、污染土壤环境修复、废弃物土壤利用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等研究工作,在污染土壤化学和生物修复、污泥土壤利用、长江三角洲及香港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土壤学研究中,建立了土壤溶液原位取样、重金属形态区分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快速萃取与净化、污染土壤DNA快速提取与分子遗传分析及固液界面通量测定的新方法;揭示了复合污染土壤中金属互作机理及其生物效应;系统评价了污泥组成、农艺价值、环境影响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开拓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领域,发展了污染土壤环境生物修复理论及其强化技术,缩短了与国际前沿水平的差距;率先研究了全香港土壤环境质量及东南沿海发达区域环境质量演变与调控原理。 近年来成功组织了多次国际会议,曾任“第一、二届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主席、“首届亚-欧国际生物修复会议委员会”亚洲方主席、“第五届热带环境地球化学国际会议”主席、“东亚地区环境污染及其修复技术应用国际会议”主席、“中国首届污染环境风险评估与修复研究战略研讨会”主席等。建立了多个国际合作关系。正在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编著2部,英文论文集2部,发表科学杂志论文112篇,其中SCI文章34篇,授予专利二项,科技成果奖3项,已培养研究生(毕业)、博士后(出站)14名。

【已发表论文】:

    [1]倪进治 骆永明 张长波.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Ⅲ.农业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菲和苯并[a]芘的分配特征[J].土壤学报,2006,43(5):717~
    [2]骆永明 滕应 李志博 吴宇澄 卜元卿 房丽萍 郑明辉 李振高.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Ⅱ.典型污染区农田生态系统中二噁英/呋喃(PCDD/Fs)的生物积累及其健康风险[J].土壤学报,2006,43(4):563~
    [3]章海波 骆永明 赵其国 张甘霖 黄铭洪.香港土壤研究: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J].土壤学报,2006,43(4):577~
    [4]章海波 骆永明 赵其国 张甘霖 黄铭洪.香港土壤研究Ⅴ.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土壤学报,2006,43(3):383~
    [5]邵学新 黄标 孙维侠 顾志权 钱卫飞 邓西海 骆永明.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工业企业的分布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43(3):397~
    [6]刘五星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 吴龙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生物修复Ⅰ.一株具有乳化石油能力的细菌分离鉴定[J].土壤学报,2006,43(3):461~
    [7]章海波 骆永明 赵其国 张甘霖 黄铭洪.香港土壤研究——Ⅳ.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J].土壤学报,2006,43(2):220~
    [8]李志博 骆永明 宋静 赵其国 刘志全.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Ⅱ.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J].土壤学报,2006,43(1):142~
    [9]吴宇澄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土壤中二噁英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J].土壤,2006,38(5):509~
    [10]骆永明 滕应.我国土壤污染退化状况及防治对策[J].土壤,2006,38(5):505~
    [11]申荣艳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城市污泥的污染现状及其土地利用评价[J].土壤,2006,38(5):517~
    [12]张长波 李志博 姚春霞 尹雪斌 吴龙华 宋静 滕应 骆永明.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指示意义[J].土壤,2006,38(5):525~
    [13]姚春霞 尹雪斌 张长波 李志博 宋静 骆永明.浙江富阳金属冶炼厂周围水田土壤-水稻系统中As、Se含量特征[J].土壤,2006,38(5):534~
    [14]申荣艳 骆永明 章钢娅 李振高 滕应 钱薇.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含量与组分研究[J].土壤,2006,38(5):539~
    [15]章海波 骆永明 滕应 赵其国 万洪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类型土壤中DDT残留及其潜在风险[J].土壤,2006,38(5):547~
    [16]胡宁静 骆永明.土壤污染物临界负荷研究进展[J].土壤,2006,38(5):552~
    [17]倪进治 骆永明 魏然.土壤有机和无机组分对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土壤,2006,38(5):559~
    [18]李志博 骆永明 宋静 吴龙华 张长波 赵其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分析:个案研究[J].土壤,2006,38(5):565~
    [19]胡宁静 骆永明.铝在土壤-青菜系统中迁移分配及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J].土壤,2006,38(5):571~
    [20]李敏 骆永明 宋静 张殿顺.污泥-铜尾矿体系下pH、盐分和重金属对大麦根伸长的生态毒性效应[J].土壤,2006,38(5):578~
    【已发表专著】:
      编著2部,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
    【已申请专利】:
      专利5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