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 ![]() ![]() |
|
|||||
| |||||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重要选择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胡正塬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8 |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问题,寻求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态相统一的途径,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而长期、频繁的人类活动和过度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由此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现实情况看,西部大多数地区产业的生产规模小、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废弃物产生量大,产品质量差。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加剧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占陆地国土面积1/3的广大干旱、半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办法,是以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为载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目前西部地区由于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教育落后导致人才缺乏。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不足、质量不高,人口素质较低,人才数量少,绝大部分劳动力只适应传统的生产方式。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发展。 通过建设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 解决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发展引擎。从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看,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的具体措施。 始终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由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条件决定的。只有在积极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逐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应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富裕。例如,通过在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并发挥其在投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差异大,生态资源种类多,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交通通讯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建设不同的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重点抓好产业培育、市场建设和教育发展、人才培养。重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注重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秩序;增强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意识,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为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通过建设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使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得到保护、生态得到改善。 《人民日报》 (2007-06-08 第09版)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大漠水神”李国安——西部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淡水资源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西部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 水污染: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迈 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 西部发展亟须打破水资源瓶颈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对生态省建设理论观点的梳理 论西部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问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